8招摆脱“节后综合征”
长假早已结束,班也上了几天,但依然有些市民还没有缓过来,出现上班恐惧、睡眠紊乱、提不起精神等症状,有些甚至出现焦虑、神经衰弱、神经性厌食。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师春梅表示,这些市民可能是患了“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7大表现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据介绍,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长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师春梅表示,节后综合征主要有以下7大表现。
睡眠紊乱,精神萎靡。主要原因是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不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打乱了人体正常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代谢紊乱,消化不良。这是因为长假期间胡吃海喝,身体摄入过多的高脂肪或热量高食物,加重肠胃负担而引起消化不良。
神经性厌食。过节时有些人往往吃东西一天不停嘴,吃多吃撑容易引起神经性厌食。
退潮忧郁症。节假日高度兴奋、高度热闹,过后回归到平静的、日常的生活,短时间的落差导致出现孤单、抑郁、无聊等症状。
沉溺网络综合征。源于假期沉溺于网络,用眼过度。
旅游后遗症。旅途劳顿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有些人会有全身发热、感冒发烧、角膜发炎,以及牙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恐惧上班。经过连续几天的吃喝玩乐,一下要上班不适应,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甚至对上班怀有恐惧心理。
8招助你节后满血复活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尽快让自己脱离节后综合征呢?师春梅提出了8个建议。
1.充足睡眠。合理安排起居,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睡前不要让大脑太兴奋,可以用音乐静心。
2.及时清理肠胃。节后不妨多吃些粗粮,如小米粥、绿豆粥,舒缓肠胃。多喝水加快肠道新陈代谢。
3.做做运动。多做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如步行、慢跑、做体操、伸展等,做做有氧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出出汗。
4.调整状态。上班后要尽早收心,加强自我调节。
5.放松阅读。可以是未读完的一本小说,或者是一本感兴趣的杂志,总之阅读可以让人静下来,渐渐回复到思考的状态。
6.睡前泡脚。睡前用热水泡脚,按摩足底脚趾对疏通经络、调整脏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特别是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会有一定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7.收拾整理。把旅游带回的行李物品、纪念品收拾妥当,把积攒下的脏衣服清理干净,给家里来次清扫,整洁的环境可以平复焦虑。
8.提前写写“要做的事”。突然回到工作状态,可能会有些手忙脚乱,把接下来要做的事写下来,按优先级排序,做到心里踏实,处事从容。
东江时报记者方莲花
通讯员王运广 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