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街”式服务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
银行机构客户经理走街串巷进行“地毯式”宣传,把金融服务送到小微客户门前

惠东健强医院用贷款添置的CT机,满足了群众的基础医疗需求。

惠东农商行梁化支行帮助广东谭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请了130万的额度。

惠东农商行大岭支行为新甘香农贸实业有限公司详细介绍了该行特色产品“薯宝贷”。
为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市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访百万企业 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继龙门后,日前,惠州日报记者就“访百万企业 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成效到惠东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通过开展“访百万企业 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当地金融机构主动走访过去因信息不对称,认为难以触及金融服务的民营、小微企业,消除企业认为“银行贷款没路子、不可能”的误解。不仅降低了银企“信息不对称”,实现银行对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高覆盖率”,助力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还拓宽了金融机构各项信贷产品的推广渠道,有效实现银企双方共赢。
从金融供给端发力 扩大金融服务可触及
“太及时了,还愁资金没有着落呢!这次我们申请了180万元的额度,颠覆了我原本的想法,没想到我这个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还能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太感谢了!”惠东健强医院自开业以来,首次尝到“融资成功”的味道,坐在记者面前的赖少勇院长在谈及这次“成功”时,依然有些激动。
惠东健强医院有限公司是一间以骨科为特色,另设有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的二级综合性民营医院,该院由佛山市中医医院副教授温建强组织该院最大的骨科团队筹资兴建,成立短短两年不到,已成为惠东及周边地区远近闻名的骨科医院。但该院只配备了一间手术室的基本设备,缺少其他配套设施,许多病人不能做CT等检查,既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又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医院业务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因此,急需引进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应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面临新拓展的项目,赖少勇苦于筹集资金,一筹莫展,直到他遇到惠东农商银行大岭支行。
原来,在参与“访百万企业 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的过程中,惠东农商银行大岭支行主动找上惠东健强医院了解情况,向其详细介绍了该行特色产品“医疗贷”以及办理流程,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现场设计了贷款及银企业合作方案。赖少勇听后非常感兴趣,立刻申请了贷款,当下取得授信18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这是惠东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访百万企业、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在人民银行惠州中支的具体指导下,人民银行惠东支行成立了以行长黄利聪为组长,副行长刘志海为副组长的惠东县“访百万企业 助实体经济”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指导辖区金融机构从“金融供给端”发力,通过扩大金融服务“可触及”,深入了解县区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精准匹配金融产品,提供专享的服务优惠,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题,打通银企融资对接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努力推动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发展。
记者从人民银行惠东支行了解到,截至5月13日,惠东县银行机构走访企业基础任务数为5285家,累计已经走访3007家,面访企业数达919家。了解有融资需求企业数为308家,银行预判可贷款企业数226家,银行预判需求满足率73%,已放款企业数61家,已放款总额1.78亿元。
“扫街”式服务 消除企业对银行贷款误解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方面在于银行不了解小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不了解银行的政策制度和金融产品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如赖少勇一样,在惠东,还有许多小企业主同样是在惠东农商行的帮助下融资成功。该行副行长刘拥文告诉记者,其中相当一部分小企业是通过该行几百位客户经理的“扫街”扫出来的。
“您好,我是惠东农商行的客户经理……”惠东农商行大岭支行副行长李勇按照计划,开始对系统内的小微企业进行走访,走到一家个体户门口,话音未落,对方黑着脸给了一个闭门羹,李勇没有退缩,再度敲响大门,这次他说“我们是信用社的。”对方这才恍然大悟将李勇迎进门,这位个体户感慨说,“扫街”并不陌生,而银行客户经理“扫街”却是第一次听说。
“在‘扫街’过程中,有些小企业主把我们的客户经理当成是放高利贷的,并不相信我们。”李勇告诉记者,一些金融中介机构,打着贷款的名义发放高利贷,让部分个体户和小微民营企业对银行贷款存在误解,觉得要从银行获得贷款非常困难,“甚至有的听信部分中介的误导,说必须认识银行高层的人员才有可能获得
银行贷款。”通过李勇的讲解,不少小微企业主才了解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理念,以及办理贷款的流程和准入条件。
刘拥文介绍,所谓“扫街”,简单说,就是通过这次“访百万企业 助实体经济”专项行动,打破银行传统的等客户上门的营销方式,客户经理主动走出银行,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毯式”宣传,把金融服务送到小微客户门前。过去在惠东,不少民营和小微企业主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不认识银行人员、不知道能不能融资、不知道怎么融资等难题。通过本次走访,不仅银行机构可以充分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宣讲金融政策、提供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渡过难关、稳健发展;企业主也可以更便捷地接触银行人员和了解金融产品,使得融资需求与供给的信息能有效对接,提高融资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便利性,缓解企业融资供需“信息不对称”难题。
银行机构在“扫街”过程中还发现,因待访企业列表中不少企业已被注销或者注册资本为零,企业主联系不上,导致走访效率低与面访率低。对此,人民银行惠东支行建议政府组织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小企业局、金融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协调相关行业协会,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走访系统,设定条件筛选企业,或以注册资本为标准之一梯队排序待访企业列表,提高银行机构走访效率。
记者获悉,在4月份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惠东农商行一共走访683家企业。在此过程中,发现有融资需求的企业26家,银行预判可提供贷款的企业有18家,已贷款企业7家,金额1.3亿元。
案例点击
金融服务送上门 企业发展有动力
梁化是惠州梅菜主产地之一,这也让梁化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梅菜加工厂,广东谭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企业生产的谭喜牌梅菜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该公司董事长胡文标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梅菜产业附加值,计划对厂房进行升级改造,苦于资金不足,惠东农商行梁化支行通过对该企业的走访,最终帮助企业成功申请了130万元的额度。“以前觉得要从银行获得贷款会很麻烦,耗时耗力,所以就算有资金需求也一般是自己去筹措,没想到原来现在从银行获得贷款手续这么简便,利率也低。”胡文标感慨道。
无独有偶,惠东县新甘香农贸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全产业链甘薯加工企业。企业董事长曹稳珍介绍,该公司上下游客户稳定,但是在采购原材料上用的资金较大且基本不能拖欠,“收购采购原材料具有季节性的价格竞争,资金都压在原料仓库存货上。每次旺季采购时最愁资金,一直想自己扩大种养面积,增大原材料的自我供给。”惠东农商行大岭支行走访企业时发现该企业情况后,向其详细介绍了该行特色产品“薯宝贷”。曹稳珍听后非常感兴趣,从提交申请资料到放贷,不到一周,120万元的额度信贷资金就已到账,利用这笔资金,该公司员工已经在田地上播下薯苗种子。“之前不知道有‘薯宝贷’这样一款贷款产品适合我们,惠东农商行这次走访真的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 下一篇:5种投资方式各有哪些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