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蓝染客家情,一层一染匠心显

惠州日报2019年07月04日

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染色工艺,在茶园村里有了新的诠释。这是手工艺人把经过蓝染后的围巾进行晾干。

脱浆 把白色的布料通过水煮或浸泡来完成。

夹染 想在布料上突出一些图案,便用这道工序。

浸染 把准备好的布料浸入缸里。

氧化 染好色的布料要与空气充分接触。

漂洗 氧化后需进行清洗和漂洗,晾干后才算完成。

1 纯天然染料原材料。 1

2 成品素雅独特。 2

3 夹染模型。 3

4 根据顾客需要,可在布料上绣图案。 4

5. 一口染缸,一份匠心,一抹蓝色。

蓝染手艺 码上探寻

阳光照进惠阳区秋长街道茶园村,落在晾晒架支起层层叠叠的蓝色上,朴素、干净、自然,久远却又新颖。

如果要以一种颜色来代表客家群体,一定是蓝色。客家人具有的蓝色情结,是一种平和与自信,透着属于客家人的素雅灵性。蓝染,流传了千年的民间传统染色工艺,在茶园村凤悦·秋长谷里有了新的诠释。通过捆扎、缝合、折叠、扭曲、夹、压……蓝色在一块块普通的布料上,落下了各种姿态的美。从抱枕、床品,到衣物,再到鞋帽、包袋,处处展现着蓝染的迷人魅力。每一道工序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整个过程就像酿酒,循序渐进,漫长而醇厚。或许,这就是蓝染的独特之处。

作坊主理人木子祖籍惠阳永湖,蓝染是她的业余爱好。目前,她带着5名学生入驻于此,一方面学习研究蓝染技术,另一方面带领游客了解客家蓝衫、蓝染文化及体验这种传统手艺。

院子里,两口大缸盛满的染液,是从板蓝根、木蓝、马蓝、大青叶等植物中提炼的色素。靠近染缸,丝丝黄酒气味沁人心脾。据说一缸染液需要每天早晚搅拌,观察其活性,养护得好可以使用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在湿热的天气中,染汁也不会变质,是因为染料本身加入了草木灰、客家黄酒等成分。

木子介绍,蓝染首先要选择天然纤维的布料,棉、麻、丝皆可。通过冷水浸泡一夜或开水煮烫1小时用以脱浆,让草木染料更好地上色。在这里,客人可以选择型染、扎染或夹染。一针一线,一层一染。在深深浅浅的蓝色纹理中,隐含着内在的矜持,弥漫着草木香,萦绕着手工艺人最初的匠心。

■文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图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