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颜值提升 村民大加点赞

西区街道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惠州日报2019年07月12日

塘尾村将朱子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在一起,让美丽乡村更有内涵。这是大亚湾区各街道村居干部参观朱氏祠堂。

宽阔的村道,庄重的朱氏祠堂,竹扎的篱笆……雨后的大亚湾西区塘尾村,经过重新装饰的老旧民居与传统美德宣传画及标语融为一体;精心编制的党建展板,时刻彰显着党的光辉。

这是大亚湾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见到的一幕。当前,该区西区街道正以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为目标,借鉴一流城市先进经验进行“微改造”和综合整治改善生活环境,细化美丽乡村建设“五大行动”目标任务和措施,统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各项行动真正落地,让农村成为望得见湖水、听得见鸟鸣、记得住乡愁的文明村落。

“脏乱差”情况得到极大改善,村貌焕然一新

“塘尾村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前,仍存在农村‘脏乱差’的现象。”该村负责人介绍,在街道党委的大力推动下,该村积极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后,如今一段时间过去,村道更整洁了,绿化更多了,房屋也更漂亮了,农村“脏乱差”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面貌焕然一新。

西区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新强介绍,西区街道借鉴一流城市“三旧”改造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微改造”和综合整治,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实实在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成果。

今年以来,西区街道重点对老畲村、与深圳交界处附近的卫生黑点、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以及“两违”行为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塘尾村消除房屋周边杂物、清理积存垃圾,消灭卫生死角,美化墙体;塘横片区清拆废弃茅房和乱搭乱建的临时建筑,整理杆线;对辖区内主、次干道上乱堆乱放、违法倾倒的建筑垃圾、大件固弃物垃圾等进行了常态化清理清运,坚持落实“三个一”清洁整治活动,确保“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排名”工作落实到位。群众对清拆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提升,生态宜居环境得到改善。

细化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整治持续推进

据了解,按照区委、区管委会的部署要求,西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一步细化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新强为组长的街道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和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何育忠为组长的“三清三拆”工作领导小组,各分管领导带队推进驻点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各村(社区)书记、主任作为每日巡查整治情况的直接负责人、汇报人、联系人,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影响村容村貌的现象,经集体讨论后立即进行有效处理,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把“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今年3月底,该街道组织街道班子成员、14个村(社区)书记、主任组成“人居环境整治检查组”,分别到各村(社区)察看了解“三清三拆”工作开展情况,通过集体检查发现各村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借鉴各单位好的做法,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确保发现一处,整治一处,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进。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西区“三清三拆”累计出动人数超过2525人次,出动大型钩机、铲车、运输车共2442台次,共完成清理建筑垃圾约430吨,清理巷道、房前屋后生活垃圾约196吨,清理面积约338500平方米,清理乡道里程约45公里,清理鱼塘水浮莲、池塘淤泥面积约2000平方米,拆除废弃招牌及宣传栏、广告牌共65个,拆除乱搭乱建共118处,消除卫生死角213处。清理、取缔再生资源回收点174个,专项清拆面积17710平方米。累计拆除“两违”宗数158件,面积12.93万平方米。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欧阳德辉 黄旭新 通讯员陈 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