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防跌倒 笑做“不倒翁”
跌倒已成65岁以上老人因伤致死的首要原因,医生支招:
近日,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连续接诊了几位因跌倒受伤的老人。该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王国标提醒:老人跌倒绝不是小事,关爱老人,请从预防跌倒开始。
病例
老人不慎跌倒易危及生命
病例1、70岁的张阿婆,夜间睡觉时,不慎从床上摔下,后背着地,张阿婆感觉后背及腹部隐隐作痛,但由于是深夜,不想影响家人休息,张阿婆强忍疼痛,没有告诉家人。两天后,张阿婆的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并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于是被家人带到当地的区医院就诊,在当地医院初步治疗后,张阿婆依然没有好转,于是被紧急转运到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
急诊外科医生接诊后,查阅病历资料及询问病史,张阿婆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冠心病、高血压”等,当时血压为82/56mmHg,心率为130次/分,处于休克状态,病情危急,立即被送入抢救室抢救,给予心电监护、抽血化验、输液输血等抢救治疗,并紧急进行腹部CT检查,明确诊断:左肾破裂伤,左肾及肾周大片血肿,腹腔大量积血积液。但是由于张阿婆生命体征不稳定,不适宜进行手术介入治疗,于是转入急诊重症监护病区(EICU)进行保守治疗。
病例2、林老伯在走路时不慎摔倒,头部先着地,当时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后因条件限制,转入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进一步治疗,林老伯神志越来越模糊,病情加重,紧急进行头颅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硬膜外血肿等,转入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
病例3、陈阿婆上厕所时,因地滑没有扶好拐杖,臀部着地,腿痛无法站立,立即呼叫120。专业的120急救医生和护士赶到陈阿婆家中,评估她的病情后,安全将其转运到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紧急检查明确诊断为:右侧股骨颈骨折,转入了骨科进一步治疗。
分析
老年跌倒与多方面因素相关
“跌倒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已成为65岁以上老人因伤致死的首要原因,50%以上的老人因跌倒受伤而就诊,而且年龄越大,跌倒后的风险越高。”王国标表示,老年人跌倒与多方面因素相关,主要危险因素有慢性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腿部疾病)、生理因素(如体力差、视力障碍)、环境因素(灯光暗、物体摆放杂乱、没有防滑垫等)、药物因素(如镇静、抗焦虑、降压、降糖药物)等。
王国标分析说:“病例1中,张阿婆原本就有较多的基础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加上晚上灯光暗,一不小心就从床上摔落,导致肾破裂。病例2中,林老伯肌肉力量衰退,摔倒时很难采取自我保护措施,致使头部着地,导致脑出血。病例3中,陈阿婆上厕所,行动不便却没有使用拐杖,地滑摔倒,导致骨折。细细分析,每个病例中都有危险因素而未预防,最终导致跌倒事件发生。”
●支招
多打太极拳 居家适老化
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呢?王国标支招说:“加强对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减少其对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的损害,视力障碍要及时进行相关治疗。”鼓励老年人积极开展个体化、适宜老年人的体育运动,锻炼步态的平衡性及稳定性,改善平衡能力,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通过体育运动提高老年人的体能,避免因体力不支而发生跌倒。对行动不便者可借助辅助工具活动,如轮椅、拐杖等。饮食上合理搭配,营养均衡,可适当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
王国标说,可将家中物品归纳整齐,调亮灯光、增加防滑垫、在卫生间增设扶手、居家适老化改造等。在服用降压、降糖、镇静等药物时,若出现头晕症状时应及时卧床休息,并叮嘱家属陪伴,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此外,还应嘱咐老年人尽量避免一些会引起跌倒的危险动作。
惠州日报记者张 斐 通讯员曾 宁
- 上一篇:买房被开发商多收费用 法院为79户业主讨公道
- 下一篇:心理学博士支招亲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