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天降!警惕小区“未老先衰”
空调水泥板断裂砸下、外墙瓷砖脱落……

东江学府二期20栋2单元的电梯处墙面上有很大一片“疤”。

某小区内一楼天花石膏板脱落。

某小区多楼层阳台外墙装饰线条脱落明显。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6月13日上午,深圳市福田区京基御景华城小区,5岁男童庄某航在与母亲一起前往幼儿园的路上被一扇从高空坠落的窗户玻璃砸中头部,呼吸骤停,被紧急送医。6月16日,受伤男童家属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信息:“小航5点12分轻轻地走了……”
与以往“高空抛物”多数是人为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坠窗”发生的小区是一个楼龄还不到14年的小区。看似“意外”的背后是不少小区才十几年已经出现“未老先衰”现象:窗户坠下、外墙脱落、幕墙玻璃砸下……
这不,6月30日,在我市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一小区,3个楼层安放空调外机的水泥平台脱落,连同空调外机一同砸下,所幸无人员在此事件中伤亡。
镜头 天降横祸
9楼空调水泥板断裂砸下
“这也太吓人了,好在当时楼下没人经过。”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甲子路家华名都花园小区C2栋业主林先生告诉记者,6月30日下午2时许,突然一声巨响,楼上的空调板突然断裂。“‘砰’的一声响,上面的水泥预制板和空调外机连砸了三四家下来,幸好下面没有人在行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了。”
林先生的房子在6楼,最开始断裂的是该栋楼9层住户外墙上放置空调外机的水平平台,断裂后连同平台上的空调外机一起砸落,掉落的过程中,又接连砸中了8楼、7楼两层的平台,3层楼的平台都断裂连同空调外机砸到楼下绿化带。
事发后记者在该小区现场看到,掉落的水泥板和空调外机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地面上一共有三块水泥板残渣和四台空调外机。而这个位置,恰巧是小区内的绿化带,所幸事发当时没有居民经过或在草地玩耍。
“我觉得这就是安全隐患,万一以后又这样掉落下来砸到人,这个责任不知道怎样负。”更让林先生等业主觉得“后怕”的是,小区是在2012年交楼的,至今为止也不过7年时间,不到十年楼龄的房屋出现这样的情形,让业主们惴惴不安。
外墙瓷砖脱落 居民人心惶惶
“各位邻居们,你们刚才有没有听到一声巨响?又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从天而降了。”家住东江学府二期的谢女士近日在小区业主群里这样说道。谢女士向《惠州日报》反映,小区经常出现外墙装饰线条掉落、瓷砖脱落、水泥块掉落的现象,让住在这里的居民都人心惶惶。
在谢女士的指引下,记者在该小区20栋2单元的电梯处看到,墙面上很大一片“疤”,是瓷砖大面积脱落后留下的。住户刘先生告诉记者,瓷砖是在2018年4月脱落的。“真的是一下子砸下来,要是当时有人在等电梯或路过,那肯定要出事。”刘先生说,过去一年多了,脱落的瓷砖清扫了,但墙面仍旧没人管理。同住该栋的安小姐也有些担忧,小区里住着很多孩子,经常在过道里玩耍嬉戏,深圳坠窗事件已经是血淋淋的教训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避免再次发生悲剧。
在35栋1单元,记者看到多楼层外墙装饰线条脱落明显。谢女士告诉记者,这些装饰线条脱落后都会发生巨响,住在一楼的居民经常在院子里收到各种从天而降的“不明物体”。“要是碰巧有孩子在院子里玩耍,被这些不明物体砸中,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二楼窗户被风刮落砸中车
今年4月11日,市区出现橙色雷雨大风天气。“窗户被风刮下来砸到车了”,家住江北文成路嘉和丽苑的李先生当时向《惠州日报》反映。
李先生说,他的车就停在楼下,砸下的窗户砸到隔壁的那辆车。“事后经过了解,是小区二楼正在装修,把窗户拆下来了没有装回去,就放在窗户边,一阵大风就把窗户刮落砸到一楼的一辆车。”
问题 责任不清
高层建筑的窗户、外贴石材已成“伤人利器”,成为公共安全问题。然而,类似窗户以及空调水泥板砸下,责任归属问题却很难认定,日常维护和费用问题也各有各的说法。
在记者采访陈江空调水泥平台脱落砸下时,业主们普遍认为这是房屋质量问题,应该由物业或开发商进行处理。该小区物业管理中心主任林水静介绍,事件发生后,物业正在积极地排查隐患,“每栋都在用望远镜查看,目前还没有发现有脱落或者是拱鼓的现象,后续我们还是会加强继续排查。”林水静如是说。
但是,关于该空调水泥板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以及后续对于已经脱落的和尚在使用的空调水泥板如何处理,林水静表示物业也并不清楚。“因为这个是土建问题,建筑在前,物业是后面进驻的,所以这个要靠开发商和政府来协调解决。”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仲恺区房产管理中心物业管理部的工作人员。仲恺区房产管理中心物业管理部部长张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是主体结构,不是外墙漏水这种过了保修期的工程问题。“我认为不能动用维修基金,不在动用维修基金的范畴。像外墙漏水、管道堵塞就可以动用维修基金。”
掉落的空调板是否属于建筑主体结构?随后记者又联系到了惠城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项目监察员,工作人员回复,空调板并不属于房屋主体结构。据惠城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张惠文介绍,“按照建筑工程的验收标准来说,空调板不属于主体结构,属于零星构件。保修期过了以后,应该由使用单位或物业所有人进行维修。”
针对小区的瓷砖及装饰线条脱落等问题,东江学府二期的物业管理方惠州市世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华先生表示,该小区楼龄已有10年之久,近段时间雨水多,太阳暴晒,难免会造成楼房外墙装饰线条损坏。“外墙装饰线条虽然是开发商装的,但已经过了2年保质期,并且不属于公摊面积部位,因此物业无权动用维修基金修缮,而是住户专人专责。比如说五楼的装饰线条脱落,就应该是五楼住户自行修缮,物业只能与业主进行沟通,劝其进行维修,并没有强制执法权。”华先生说。
而对于小区达到一定楼龄后,由谁进行日常安全隐患排查,费用谁出,目前更是一个管理真空。
他山之石
香港推行“强制验窗”
事实上,高楼坠窗等是困扰现代都市的普遍难题。以新加坡为例,仅2000年,就发生了19起坠窗事件,2003年底增加至106起,甚至一周就发生3起。事故原因主要是施工方安装窗户不当或业主对窗户缺乏检查及维修引起。
于是,新加坡政府2005年颁布并实施了《窗户安全法》,如果窗户因缺乏维修和保养而坠落,相关责任人将面临高达1万新元(1新元约合4.86元人民币)的罚款或最长1年的监禁,严重时并罚。
香港也于2012年6月30日开始实施“强制验窗计划”,由香港屋宇署负责每年寻找楼宇目标,向有掉窗风险的楼宇发出强制验窗通知。一般而言,楼龄在10年以上而且高于3层的楼宇都是潜在目标。接到通知的业主和业主立案法团(相当于内地的业委会)必须验窗并承担修葺费用,否则将被处1500港元罚款,屡犯者可被检控,一经定罪,可处罚款2.5万港元及监禁3个月。屋宇署官网则提供检验及修葺相关服务的参考报价单。
就在两个多月前,澳门特区政府也开始考虑立法强制验窗。
相关新闻
小区电梯故障频发
说起小区“未老先衰”,其实还有一个电梯老化的现象更为普遍,不少10年左右楼龄的小区电梯就频频发生故障,维修率极高。“这是去年底以来,和颂阁所在电梯出现的第5次故障了,不是人员被困,就是电梯直坠几个楼层,令业主们心惊胆战。”近日,多位惠城区江北街道嘉和名苑小区的业主向《惠州日报》反映,小区所在楼层电梯频频发生故障,不仅造成业主出行不便,还对业主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记者前往嘉和名苑小区和颂阁看到,该栋楼为小高层楼房,共11层住户,只有一部电梯。走访过程中不断有住户向记者反映,和颂阁电梯确实频繁出现故障问题。“上个月我父亲就被困电梯将近半小时。”和颂阁8楼住户李先生告诉记者,除父亲经历外,他也曾听其他住户反映电梯出现故障,“电梯频繁出现故障确实不妥,这涉及到广大业主的生命安全,再加上我们这只有一部电梯,如果出现故障,我们只有走楼梯了。”李先生希望物业对电梯加强管理,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今年春节前,和颂阁电梯出故障,三天才修好,业主三天爬楼梯,老年人只好不下楼,问物业公司为什么那么久还修不好,回答是缺少零部件,要去广州购买。”和颂阁业主许先生告诉记者,今年6月9日上午,和颂阁电梯再次出故障,卡在6楼开不了门,一位乘电梯的业主按警讯铃(由于电梯内无信号打不了电话)到物业值班室,从按铃报警到维修工人抵达现场,足足等了50多分钟。
“如果不是被困业主心理素质好,被困的是老人、小孩或心脏病患者,肯定出大事。”许先生说,和颂阁2008年交付使用,才10年时间小区电梯就频繁出现故障,除了电梯本身质量问题外,与物业管理维护不善,对维保公司监管不力也有关。
许先生建议全市对电梯安全进行专项检查和整治,对年久老化和质量本身不过关的电梯进行全面清理报废;对全市现有电梯维护公司进行一次整顿和清理,对缺乏技术经济实力的电梯公司进行清理;同时建议建立惠州电梯准入制度,对质量不过关、售后不到位、故障频发、投诉不断的电梯品牌禁止营销和使用。
针对小区电梯存在的问题,惠州嘉和物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颜学主回应称,小区共有17部电梯,全是日立电梯,电梯年龄从10年到15年不等,和颂阁2008年交付使用。出故障的电梯属于高龄电梯,故障率会相对更高。“电梯一出现故障问题,我们就马上通知维保公司人员前来,并要求他们在半小时内赶来处理。”
记者手记
避险意识亟待提高
高空坠物让一名天真烂漫的男童,就这么不幸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笔者以为,业主(租户)在得知这个“坠窗”事故后,能有所思考,及时检查一下自家窗户是否牢固,检查一下自家其他构筑物是否安全?小区物业公司能及时开展逐户检查,仔细排查住户窗户、阳台等方面的安全隐患,避免类似坠窗事件再度发生。
一些小区“未老先衰”,与“小区”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房地产行业急功近利、城市土地集约使用模式等有较大关系,也与部分物业公司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业主委员会机制被虚置、“各家自扫门前雪”的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它们共同导致了一些小区的加速折旧与管理失序,也让一些小区生活充满了不确定的危机与风险。
一些管理规范的国家,你房子在什么位置开门、开窗户,在规划后是不能随便变更的;墙面建筑材料必须达标,沿路面窗户涉及的安全问题,规划里都有明确的规定,市民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来,不得随意改建。
高空坠物砸伤、砸死人事件,其实一直在上演,笔者认为,社会应该反思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城市建筑管理需规范化,执法需刚性化,对那些不符合规定且有安全隐患的构筑物必须强力拆除。二是对肇事者要加大处罚力度,不仅仅在经济上让肇事者付出沉重的代价,还应该追究其相应的刑事责任。三是加强居民的避险意识教育,这一点十分重要。如果社会避险意识有了普遍提高,产品就会更安全,类似“深圳被砸男童离世”事故,就会大大减少。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廖桂旭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张荟婷 骆国红
- 下一篇:安全生产不只是说起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