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生命健康产业“两区一地”呼之欲出
市人大代表建议抓好规划引领,带动产业融合强化政策保障

人大代表在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摄
作为国家重点培育、新旧动能转换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生命健康产业正呈现出蓬勃之势。依托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与区域潜质,惠州将生命健康产业作为支柱的“2+1”产业集群之一,积极谋划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新布局。作为全市生命健康产业建设“主战场”,博罗县生命健康产业规划与发展备受关注,昨日,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中,市人大代表对博罗县生命健康产业进行调研。
罗浮山葛洪中医院计划9月动工
“生命健康产业是惠州新的产业增长极,博罗重点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机遇与挑战并重。”市人大代表于加良一句话,道出了代表们的心声。
据博罗县副县长张福生介绍,博罗县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为目标,目前在加快编制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谋划产业三大空间布局,打造“两区一地”,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博罗东部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气候、山水等资源,将规划打造“南药基地”,大力推广南药种植,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依托博罗西部毗邻广州优势,科学规划建设“医疗科技产业园区”,依托大湾区创新走廊承接孵化成果的转化,积极引进和培育先进医疗器械制造、生物制药等生命健康先进制造业;以罗浮山为核心,大力发展健康旅游、健康文化、健康体育、健康养生等健康服务产业,打造融中医药文化科普、养生保健体验与高端健康管理于一体的“健康服务区”。
目前,博罗已确定几大健康产业项目,在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这包括平安集团两大康养项目,在罗浮山打造葛洪中医院和建设ALila七星级康养酒店,两大项目总投资超过9亿元,前者计划9月动工建设,后者预计年底动工。华夏顺泽拟在罗浮山周边区域建造名家大院,规划建设大型医疗产业园。
据悉,博罗还规划了2.5平方公里作为中韩(惠州)产业园博罗园区,重点从韩国引进生命制造项目,目前初步制订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博罗生命健康产业规划,要有前瞻性,做好充分调研,为产业选择项目打好基础。”市人大代表纷纷建议,用社会资本推动产业发展是很好的方式,博罗在选择产业项目时要摒弃“来者不拒”的招商思维,树立精品意识,以优质、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和项目带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博罗将建现代南药产业园和岭南药用植物园
中医药种植作为博罗生命健康产业的一产,是产业发展之源。在博罗湖镇泽成牛大力种植基地,220亩南药园一片翠绿,已经种植3年半的植株生长旺盛,明年将迎来收成。这里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南药牛大力产学研基地,采取“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种植药材1500亩。代表们关注“基地+农户”种植方式带来的产业规模化效应与农民增收情况,具体询问“农民每年最少能增收多少”“如何对农民进行种植培训”“产销一条龙如何实现”……
泽成牛大力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徐桂明介绍,公司提供种苗带动周边农民种植牛大力,一亩地4年纯收入达4万元,比起种植其他作物每年增收5000元,公司提供指导培训,负责回购,保证价格稳定,让农民放心种植。
目前,博罗共种植各类中药材3.7万亩,南药种植在博罗得以全面推广。据介绍,今年1月,博罗南药产业园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中医药种植上,博罗主抓现代南药产业园和岭南药用植物园建设,其中后者总投资达10亿元,由药用植物园专家团队规划设计。
对此,市人大代表余瑞芳建议,在中医药种植上,要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引导农民多品种种植,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提高农户抗风险的能力,还要加强产销融合,形成医药企业与种植基地产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模式。
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培养更多职业技能人才
“生命健康产业前景广阔,人才是产业发展核心。”在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们认真听取公司董事陈新泉的建议,未来博罗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做大“康养+”更需要大量针灸、理疗、推拿等中医药技艺人才,罗浮山国药在参与产业发展当中,看好罗浮山特色药用植物红脚艾的发展市场,设想筹办“罗浮山艾灸培训学校”,培养中医药传统技艺人才。
“河南省一年培养的中医技艺学生就接近10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提起中医药各类人才欠缺,博罗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与市人大代表都深有感触。“我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惠州目前中专院校与职业院校开设的相关专业、提供的学位,对惠州生命健康产业未来技能人才需求量而言远远不足。”代表们指出,基础人才充足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建议出台人才建设配套扶持政策,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培养更多职业技能和专业型人才,同时通过与高校合作、跟班学习等方式,加大对中医药医师的培训力度。
据悉,博罗将通过科研资金奖励、住房优惠等方式,积极引进生命健康产业高端人才;同时与大专、中职等院校合作,“订单式”培养生命健康产业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打造惠州生命健康产业品牌
位于博罗县城体育大道南面的博罗县中医医院建设现场,大型作业机器在忙碌着。据该院院长周振辉介绍,目前在加紧施工,计划年底前完成主体建设,明年12月底完工,设置350张床位。
这是博罗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项目之一,博罗县投入超过17亿元,建设县人民医院新院、县中医医院和中医馆、艾灸馆等医疗项目。
“博罗中医药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文化基础,关键是我们如何打造出自己的产业品牌。”市人大代表陈茂良认为,博罗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转移地带,具备了承接研发力量转移的能力,除了要加大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的扶持力度,更重要的是打造惠州的产业品牌。
“我们在深挖中医药产业文化上尚不足,应该‘谋定而后动’,挖掘出罗浮山中医药文化的具象,扶持包装特色品牌。”代表们认为,博罗要先做好品牌开发,讲好自己的故事,挖掘生命健康品牌的附加价值,做大做强全产业链条。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 上一篇:宜居宜游添活力 青山绿水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