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赏花观景 园中怡情养性
福田人居环境整治内外兼修,刷新乡村颜值提升气质

美丽的周袁村一角。

福田镇党员干部村民齐动手共同美化家园。
整洁宽敞的水泥村道、郁郁葱葱的树木、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村民在休闲公园消暑纳凉……走进博罗县福田镇周袁村,移步换景,处处是美景,一派幽静宜居的闲适气象。同样美如画的景色也出现在该镇山下村,远处山峰叠翠,脚下村道干净整洁,一旁的古建筑被绿水环抱,组成了一道靓丽的景观带。
如此美景,得益于该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据悉,福田镇以山下村、依岗村、周袁村、石巷村4个示范村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全镇17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到统筹安排,深入推进,取得实效。
党员带动
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群众主动参与
走在山下村美丽的村道上,不时可见“党员干部卫生责任包干区”的牌子。山下村村委会主任徐志成介绍,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该村实行党员干部分片区包干挂钩管理,每个党员负责户,每个村干部挂钩一个村民小组。通过设立党员干部责任区,引导各个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亮成效”,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宣传活动中来,清理池塘沟渠杂草垃圾、清扫道路房前屋后卫生等。
党员干部不仅做好自家的环境清洁,还入户帮村民清理房前屋后卫生。“看到党员干部都这么卖力,有些一开始不愿配合的村民感到不好意思,也就主动参与进来了。”徐志成介绍,村容村貌变好了,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舒适舒心,也就更加积极维护环境卫生了。
“只有群众参与了、付出了,大家才会爱惜和维护,人居环境整治才能建立起长效机制。”周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永时介绍,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整治人居环境的浓厚氛围,该村每月开展卫生家庭评比,前30名的家庭可获得洗洁精、沐浴露等奖品,并在村广播播报表扬。
据悉,福田镇坚持宣传发动不放松,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群众,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领作用和建立各项激励机制等措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清拆有道
充分听取村民意见想法形成拆除方案
“三清三拆三整治”是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说到要拆,村民顾虑比较多。怎么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群众从“要我拆”变为“我要拆”。周袁村充分发挥村民事村民议的民主性和主动性,做到“清拆有道”。
周永时介绍,村委做好台账,将列入台账的建筑是否要拆、怎么拆、拆后土地怎么用等问题由村民大会讨论,同时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想法,最终在协商中形成拆除方案,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执行拆除。对于清拆后的空地,该村购买了300棵树菠萝、芒果树等果树苗,免费提供给村民种植,加以亮化。
人居环境不仅要讲“颜值”,更要讲“气质”。福田镇转变思想,向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不仅注重对表面村容村貌的亮化提升,还注重文化涵养、思想培植、心灵塑造和乡风传承。例如,山下村是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该村围绕古建筑群进行了保护和亮化。如今,古建筑群被清流环绕,岸边砌上了大理石护栏,村道进行了拓宽和绿化,可谓是留下了绿水青山和记得住的乡愁。
村民受益
环境变漂亮,村民喜欢早晚出来散步
周袁村、山下村的变化,只是福田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该镇党委书记谭文福介绍,福田镇以“山下村、依岗村、周袁村、石巷村”4个示范村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全镇17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目前,该镇共清理村巷道乱堆乱放602处共83公里,清理房前屋后卫生死角13万平方米,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垃圾184处,拆除危旧房、猪栏、牛栏等1716间6.8万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违法建筑90处2万平方米,拆除违规商业广告27宗70平方米,绿化美化1.9公里4600平方米,种植花草1700棵。
人居环境整治的加快推进,带给群众的不仅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出门赏花观景,园中怡情养性。周袁村62岁的村民周天宋闲暇时会到村民休闲公园遛遛弯、看看景色。“村里绿化很好,光村民休闲公园就有好几个,我们住得也舒心。”同样感到幸福的还有家住山下村的叶成环老人,“现在环境变漂亮了,且道路两旁种了很多花草树木,大家都喜欢早晚出来散散步。”
村民口中“舒心”“幸福”的评价,是对福田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最大肯定。如今,这里林翠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一个转身、一处转角,都是一幅幅舒适宜居的乡村美丽画卷。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朱丽婷 李燕文 贺小山 实习生陈凯诗 通讯员邱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