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的秘诀
读《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郑剑、李冉、陈振凯、张广昭等撰著的《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一书,以翔实丰富的案例、鞭辟入里的理论分析和深厚扎实的学术功底,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进行的改革试点和实践情况,提炼其对国家建设发展的规律性经验,以及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改革发展的启示,为我们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崛起的神秘面纱。
全书既从现象层面梳理试点的丰富案例,又从经验层面总结具体的路径做法
作为中宣部重点主题读物,《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共分为“试点的逻辑”“试点:改革开放的中国方法与中国经验”“党的十八大以前的试点概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试点工作扫描”“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试点工作分析”五章。全书既从现象层面梳理试点的丰富案例,又从经验层面总结具体的路径做法,还从认识层面提炼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试点的逻辑,分析了试点作为改革开放的中国方法与中国经验的重大意义,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试点的实践和思想进行了归纳与阐释,对今后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改革就是革故鼎新、推陈出新、去旧图新,就必然要破除和打破一切阻碍和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改革,是以造福人民为旨归、以推进党的事业发展为目标的,是有原则、有立场、有方向的。唯有学习掌握正确的改革方法,才能防止和避免根本性、颠覆性错误。显然,试点就是重要的改革方法。“中国的改革路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一步步去试。”
试点性的改革,让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的党。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试点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形式,被广为采用。从陕甘宁边区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就以试点的方式,推动革命、建设和军事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改革试点更是遍地开花、层层递进。比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的成功以及土地承包到户政策的推行,城市企业承包制的入手到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到经济特区的设立等。可见,我国改革开放一直是通过总结经验、采取新的措施而不断推进和深化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2018年3月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演讲时说,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走一边解决问题。”而这种“渐进改革”与西方倡导的“休克疗法”形成鲜明对比。试点性的改革,让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迅速崛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试点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局部地区或某些部门、领域的改革经验,总结成败得失,完善改革方案,寻找规律,把解决试点中的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探索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为面上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这种试点性的改革即使今天也不过时。支持有关省市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等决定,便是改革试点的继续。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试点既是很接地气的说法,又是富有中国智慧的改革方法。该书无疑为我们清晰地认识中国今天的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户。
(秦延安)
- 上一篇:广告
- 下一篇:《枕底无花梦不香》: 一部悲惨辛酸的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