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子获评“中国最科幻少年”
惠众核谐“寻找惠州最科幻少年”征文比赛颁奖仪式举行

陆宣羽获评“中国最科幻少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未来的中国、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未来的人类怎样工作、生活、学习?随着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热映,科幻世界的浩瀚魅力引起全民热议,也激发了无数青少年对未来世界和未来科技的无限畅想。
8月17日,在2019南国书香节期间,惠众核谐“寻找惠州最科幻少年”征文比赛颁奖仪式举行。记者了解到,我市有6名少年获评“惠州最科幻少年”,另有来自市一中初中部的学生陆宣羽获评“中国最科幻少年”。
6人获评“中国最科幻少年”
今年14岁的陆宣羽即将进入初三,这是他第一次写科幻作文,没想到竟从全国4500多名青少年中脱颖而出,获评“中国最科幻少年”。
“黑暗,尽是黑暗。深黑色的背景下,一艘两个房间大小的飞行器在高速运动的陨石间灵活地穿梭,不时用机械臂拾起小块的陨石,尾部的推进器泛着幽幽红光……”这是陆宣羽科幻作文《光》的一个片段,这篇作文是让他获得决赛资格的优胜奖作品。
这个文静的少年想象力丰富,还在写科幻作文的过程中恶补了许多科学知识。比如陆宣羽参加决赛的作品《为了家园》,描写了一群科学家历经千难万阻研发出一种新能源拯救被破坏的地球家园的故事。为了写出真实感、前瞻性,他查阅了很多资料,学习了解了很多种新能源。
“这次比赛是一次别开生面、充满欢乐的科幻之旅,领我跨入了科幻创作的大门,了解更多科幻文学作品和科学技术发展。”陆宣羽笑着说,他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用科技改变生活、创造美好未来。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12日,为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科幻创作的兴趣,启发中国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培育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中国广核集团等单位发起“中国青少年科幻作品征文大赛”,发动全民参与寻找6位“中国最科幻少年”。
“惠州最科幻少年”脑洞大开
在颁奖仪式现场,不少学生家长表示,本次征文比赛很有意义,科普教育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引导孩子们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世界、把握未来。“经过这次活动,孩子有了很大的成长和变化,科幻征文比赛不仅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还改变了他看待新能源的角度。”荣获“惠州最科幻少年”奖的陈奕晓的妈妈说道。
据了解,陈奕晓参加初赛的作品是《地球的幻灭——怪兽时代》,作品讲述的是人类在不断建立核试验基地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被大肆破坏,出现大量变异生命体,千疮百孔的人类世界最终被怪兽侵占而走向幻灭。在初赛获奖后,他有幸参加了生态惠核的研学之旅。通过参观核电基地,他学习了核电发电原理、核电生态环保等内容,这些知识改变了他过去对新能源的看法。他在决赛作品《点亮“未来能源之光”》中向大家描绘了一个在能源枯竭的22世纪,新能源化身未来能源之光拯救地球的故事。
来自博罗县罗阳第五小学的赖永贤在本次征文比赛中同样获评“惠州最科幻少年”,他的作品《“978”核工程计划》讲述了科学家们利用核技术造福人类的故事。“科学家们用知识把科幻中的美好变为了现实。通过参加活动更加激发了我对科学、科幻、创新的兴趣。”赖永贤说。
活动组织方表示,活动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对科学和文学创作的兴趣,引导中国青少年更好地对科技进行思考,也希望从惠州的中小学生中涌现出更多优秀的科幻作家。
据悉,全市各县(区)共有45所中小学校参加本次比赛,收到作品千余篇,44人获奖。
惠州日报记者周 觅 实习生张海游
- 上一篇:加印爆款文章 广受读者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