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 实现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转 版 稿 件

惠州日报2019年08月22日

针对我市个别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不达标问题,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把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列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改起来”的重要内容,重点攻坚。

一是超常规统筹推进。成立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印发《关于开展全面攻坚地表水不达标国考省考断面行动的命令》,出台《2019年惠州市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攻坚方案》、《2019年博罗县沙河国考断面达标攻坚方案》、《惠州市2019年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3个方案,要求不讲价钱、不留退路,举全市之力坚决完成各项水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市主要领导集体约谈县(区)党政“一把手”,提出污染防治攻坚“三个不怕”要求;召开达标攻坚推进会,明确要求2019年底基本实现断面水质达标目标;市政府自6月以来连续召开6次水质达标攻坚约谈调度会,约谈县(区)及镇(街)党政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

二是超常规手段攻坚。落实下沉督导,市组成7个督导组,今年来已下沉督导200天次,发出问题交办单136份;落实“五项工作制度”,由县(区)领导现场办公、现场督导、责任公示、定期检查、定期报告;实行“一镇一班子”,向重点镇(街)派出一名县(区)领导负责的工作班子;落实“五包责任制”,由县(区)领导对重点治水项目包整治项目、包工作进度、包整治标准、包问题解决、包任务完成;制定《重点项目倒排工期表》,将重点项目进度安排到月,进展情况在市行政中心公示;实行每月通报制度,进展情况在《惠州日报》上公开,情况通报专送市、县(区)党政“一把手”。

三是超常规问责倒逼。出台《惠州市对县(区)实行环保责任考核(2018-2020年)奖惩办法》,实行最严厉环保责任考核,将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与地方党政领导提拔任用挂钩,将治污目标完成情况与地方财供人员绩效挂钩。目前,因水污染攻坚任务落实不力问题,已对部分镇(街)党政领导进行了问责处理。今年1~7月,水质达标攻坚成效初显,全市水质逐步改善,3个未达标国考省考断面中,沙河河口断面水质比去年同期上升一个类别,主要污染物氨氮浓度同比下降27%;淡水河紫溪、潼湖赤岗村断面氨氮指标同比分别下降44.1%和20.7%。国考省考断面水质按期达标可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