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与梦工厂》: 为争议提供一个新的理解视角
惠州日报2019年08月24日

作者:储卉娟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抄袭”“洗稿”“融梗”,在今天的互联网内容生产场域中,已经成为最常见的争议。对原创性的坚持,成为当下内容生产的首要准则,然而被人寄予希望的法律,却呈现了与现实不相符的一面。当大众视抄袭为“原罪”,甚至疯狂到“碰瓷”的程度,法律依然谨慎地在外围观望。昂贵的诉讼成本,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思考互联网内容生产与法律的关系,只有回到著作权与文学生产的历史语境中,才能理解矛盾发生的根由。《说书人与梦工厂》为这场嘈杂的争议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视角——当下的网络文学空间,是一个以“利润”为目标的“梦工厂”,而在其中从事写作的“说书人”,沿袭的是社群合作取向的机制。二者之间的张力来源于资本文化生产将网络创作空间改造为生产线末端,导致不同群体对“原创”的阐释差异,导致“精怪文学传统”的复活与消泯。历史向度的思考让这本书提供了超出了创作道德批判的内容,也让我们体会到无论是创作者、读者还是监管者,所有人都正在被互联网重塑。(吕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