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我和父亲一起跨过罗湖桥
□杨烈雄
70年前,父亲怀着爱国报国初心,带着11岁的我跨过罗湖桥回到内地的难忘情景,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当我们即将走过罗湖桥,看到桥的北岸飘扬着的五星红旗时,都十分惊喜地跳起来欢呼:“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我们终于看到了!”
这几年我一直有这样的心愿:重回深圳罗湖,看望我长期思念的罗湖桥和罗湖村。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我跟随父亲从新加坡回国,2月8日乘飞机到达香港时,是从香港九龙徒步走过行人与火车共用的罗湖桥,到达桥北岸的罗湖村。在新中国的关爱和培育下,我幸福地成长为语言学教授、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为惠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实现了回国时的爱国报国初心。所以,今年6月初,在新中国诞生70周年的大喜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虽然我已81岁高龄,行动已不大方便,也决心实现我的夙愿,怀着70年的深情思念,特意重回罗湖这块福地,看望给予我无限幸福的罗湖桥和罗湖村。
我凭自己依稀的记忆来到罗湖桥的原址旁边,看到这里已新建了一座现代化的罗湖铁路大桥,它沿用原罗湖桥的设计,外观上与原桥完全一致,而我70年前走过的罗湖桥呢,已弃置于这座新桥的一侧,被绿树半遮掩着。站在新桥的桥头,遥望远处若隐若现的老桥,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70年前,父亲怀着爱国报国初心,带着11岁的我走过罗湖桥回到内地的难忘情景,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当时,由于急于看到日思夜想的新中国,办好过关手续从香港九龙上桥后,我们就快速地往前走,当我们一步步靠近桥的北岸时,我抬头看看身旁的父亲,他正在不断擦着眼睛流出的欢乐、激动的泪水,生怕泪水蒙住他的眼睛,看不清日夜渴望看到的新中国的面貌。他对我说:“我们在海外多少次梦回祖国内地啊,现在,我们的梦想实现了,我的心都要跳出口来了!”这时,我也激动得泪流满面,心跳得越来越厉害。由于心情十分激动,当我们即将走到桥头,看到桥的北岸飘扬着的五星红旗时,都十分惊喜地跳起来欢呼:“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我们终于看到了!”当我们走到桥的尽头,踏上桥北岸罗湖村的土地时,更是无比欢乐地纵情高呼:“新中国,在海外漂泊的游子回来了,回到您的怀抱了!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
接着,父亲和我都不约而同地走向村中的田野,双手捧起一把罗湖村田野中芳香松软的泥土,深情地闻着,父子幸福的泪水不断地滴在泥土上。在这无比幸福的时刻,我想起了回国前逝世的妈妈,就悲喜交集地说:“亲爱的祖国,我妈妈为了早日回国竭尽了全力,她多希望投入您的怀抱啊,但是她没有等到这幸福的一天就永远离开了我们,如果她如愿以偿,今天该多高兴啊!”看到我们父子的表现,在田野劳动的村民都非常感动,热情地送水给我们喝。父亲动情地告诉他们:“因为我们长期在海外漂泊,是远离祖国母亲的游子,常常受人欺凌,我们每时每刻都思念祖国母亲!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冒着被敌视新中国的特务杀害的危险,经过极为艰难的奔波,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苦,才在新中国侨务部门帮助下回来了。所以,这种幸福和珍贵感受得特别深!”说完就向村民道谢、告别,准备前往广州,到省侨务部门报到。
重回罗湖后,我凭依稀记得的大概位置,在深圳市罗湖区沿河南路、人民南路、深南大道等街道行走来寻找,当我询问老街坊,知道这一带的确是原来的渔村罗湖村时,我不禁惊叹了一声,因为这一带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70年前,罗湖村的低矮而陈旧不堪的茅房,坎坷不平、举步维艰的小路,穿着补丁衣服艰难地挑担前行的村民,散落在河边的许多破旧的渔船和渔网,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目睹和耳闻的是:满目繁华、整洁宽阔的一条条市区街道,鳞次栉比、宏伟壮观的一座座高楼大厦,号称地标性摩天建筑的世界金融中心,琳琅满目、购销十分兴旺的各类市场,繁忙而有序的现代化大城市交通运输……好像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呈现出一派现代文明大都市的新气派和新景象。
看到我对眼前的景象不断发出惊叹,老街坊十分自豪地向我介绍说,原罗湖村所在的罗湖区,现在已有70多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和100多万的常住人口,已变成深圳的中心城区和主要的金融、商业、文化区,充满蓬勃的活力与生机。啊!罗湖村,您的巨变,使我们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信心百倍,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更加热爱、对她的辉煌前景更加向往。我为70年来党领导我国人民团结一心、齐心协力、砥砺前行的伟大胜利而热烈欢呼,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我国人民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而纵情歌唱。
- 下一篇:半城山色满城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