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软实力硬实力双轮驱动 促进青年教师挑大梁

5年来,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涌现了一批成长快、业务能力强的老师。

党员示范课激励了更多的党员教师投身教学研究,提升业务素质。

小升初衔接与过渡沙龙会。

郑莉瑜。

赖慧豪。

杨少红。

罗美玲。

张月季。

王燕庭。
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办学仅有5年时间,以五星培养五星、绿色化多元评价体系等创新举措让整个校园焕发无限生机活力。
这是一所年轻老师居多的学校,全校老师平均年龄只有30岁;正是这些年轻教师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他们以充满活力的干事做事热情,使得这座年轻的学校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成为市直学校的亮眼新星。这就是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开方子 教师成长共同体解决发展短板
学校发展的核心在教师,在这样一所以青年教师居多的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的高度。
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这是摆在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领导班子面前的现实难题。校长杨永强表示:“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每个老师都有进步,我们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通过比武大赛、全员过关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硬实力;另一方面通过党员引领、专家培训等提升师风师德软实力,双轮驱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年轻化,面对这样的现状,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既没有可立即复制的青年教师速成路径,也没有数量足够的老教师以老带新。因此,学校对青蓝工程进行创新,形成教师成长共同体。根据教师的业务能力,把全校教师分成若干个成长共同体,每组有一位优秀教师负责帮助五六个青年教师成长,各成长共同体教师间举行若干比赛,学校对同一成长共同体里的老师实行共荣捆绑评价。以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促进的方式,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5年来,学校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经过多轮磨炼,涌现了一批成长快、业务能力强的老师,学科组逐渐完善。
学校还开展“全员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切实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成长共同体小组同伴互助水平,实现教师课堂“人人过关”。
铺路子 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硬实力
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通过培训、教学比武等方式为教师提供成长通道。
学校自创办以来,注重教师专业培养,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分批次、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教师专业培训,先后组织科组长、骨干教师、班主任等,赴各地参加听课评课和参观学习交流。先后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对教师进行职业发展、课堂教学、德育管理等专题讲座,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与此同时,成立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专业评审委员会,开展名师沙龙系列活动和德育创新论坛活动,通过名师引领示范,带动一大批教师成长。成立教职工舞蹈队、朗诵队、书法、绘画班等各类兴趣协会,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在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各种类型的教学比武活动成为教师展示技能的重要平台。优质课比赛、录像课比赛、教学设计评比、三笔字竞赛等涵盖各学科。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比武活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巩固教师教育素养。
扶梯子 党员示范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激励党员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特别是发挥党员教师“传、帮、带”作用,给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范例,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开展了党员示范课展示活动,示范课覆盖中小学近20多个学科。
党员教师是先进代表,他们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在活动中“戴党徽、亮身份、做表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多媒体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上课老师教学风格各具特色,有的激情澎湃,有的柔情似水,有的幽默风趣,有的温婉严谨,可谓堂堂精彩,课课经典,实现党员教师带领普通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
学校采取“推门听课”的形式进行考评,评委在不通知、不定时的情况下进入党员教师课堂听课。党员示范课激励了更多的党员教师投身教学研究,提升业务素质,党员示范课不仅是一个锻炼成长的平台,也为全体教师创造了交流研讨的机会,更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范例,引领全体教师认真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
非党员教师也以党员教师为榜样,在活动中争先进、争优秀,实现百花齐放。该校校长杨永强激励老师们要不断锻炼,在常态教学中努力做到“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智慧应变、精益求精”,为成长为名师积蓄实力。
学校还加强师德师风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师风师德软实力。健立健全师德师风教育保障机制,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制订了《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师风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每学期开学初与全体教师签订《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教师承诺书》等。
优秀青年教师风采
郑莉瑜:使用心理分析因人施教
郑莉瑜是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初中班主任。从2016年入校起就担任初一班主任,每天7时到校,晚上接近7时到家,3年来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学生身上。学生毕业离校时自发和家长一起举行毕业仪式,他们一遍遍唱着3年时光里曾经和郑莉瑜一起唱过的歌,郑莉瑜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正因为爱之深,才让离别如此伤感。30岁的郑莉瑜看起来非常瘦小,但在家长和学生眼里,她很有“力量”,比她还高大威猛的学生都对她无比信服。在她看来,班主任工作不仅要有爱心,还要讲究方法。将心理分析应用到学生管理中来,就是她的法宝。刚接手班级时,班上有一个非常让人头疼的学生,性格狂躁,为了寻找问题根源,郑莉瑜深入学生家庭,她发现除了原生家庭造成的性格缺陷外,该学生还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于是郑莉瑜从重建学生自信入手,避免当众批评,对他进行各种善意提醒,以情动人,切切实实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和学校的关心,班主任就像大姐姐一样值得他信赖。不仅如此,郑莉瑜还经常跟所有课任老师分析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让所有的学生茁壮成长。
赖慧豪:善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这几天,还在休产假的数学老师赖慧豪接到学校的召唤电话:有个老师怀孕身体不适暂时不能开展教学工作,能否回学校帮几天忙。虽然二宝才3个月,赖慧豪却毫不犹豫答应了。
“我家离学校挺近的,不觉得这是什么事。短时间学校也难找到老师来顶替,而且数学是主科,随便找老师教对孩子也不好。”赖慧豪说,家人一直很支持她的工作,这次她放下孩子回学校也是想和同事互相帮助。
赖慧豪是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首批教师之一,一路见证学校发展,她自己也成长为科组长。“作为市直学校,这里的平台高、机会多,领导很关注,我们成长很快。”
在教学中,赖慧豪非常善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很会活跃课堂氛围,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学。她很喜欢上课,她说一上课自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问学生“赖老师的课怎么样?”有学生这样说:“尽开玩笑,一节课就笑过去了,不过我们都听懂了。”
赖慧豪说自己是个又唠叨又爱管闲事的老师,不管是不是自己教的学生,只要是学生有情况就一定会问一问、管一管。即使在路上遇到学生有什么事,她也一定会帮助他们。为了解学生的情况,她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天都要联系一批家长。
赖慧豪的用心和耐心也收获了很多学生的喜爱,孩子们总是喜欢和她在一起。很多时候她下课回家,身边都有很多“小保镖”,孩子们也会专门打听她的出门时间,一路陪伴。
杨少红:不断反省与学生共同成长
今年27岁的杨少红已有4年班主任管理经验,如今,她所带的六年级班,班风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要知道,刚刚接手时,这个班可是学校里有名的问题班级。
一进学校就担任班主任的杨少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初中实习过的她初次接手小学二年级,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交流沟通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再加上管理学生方面经验尚浅,初生牛犊的杨少红也曾崩溃到晚上在家蒙着被子哭泣。她通过不断反省,意识到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她从小学二年级的心理特点入手,采用贴近学生的教学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针对问题学生,她主动购买教育书籍自学提升,在学校领导和有经验教师的鼓励中,不断反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当时班上有一位爱动手打人、易怒、坐不住的学生,一度让她非常头疼。通过仔细观察,杨少红发现,这个孩子其实从心底里不信任别人,她通过家访和找前任班主任咨询等途径找寻突破口。原来这名学生因为语言表达存在障碍,才借助行为表达,而家庭教育又未能提供给他正确的行为表达方式。
找到了根源,杨少红就从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适合的表达方式、鼓励同学跟他交流等方式入手。如今这位学生不仅行为习惯端正,还能够认真完成作业。
罗美玲:站在年轻班主任后面的人
罗美玲是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首批教师之一,今年是她从教的第15个年头,她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在她看来教师是一份充满温暖和力量的工作。
罗美玲回忆说,学校开办之初,由于设施设备不完善,老师们吃了不少苦,开学前一两个月,大家都是吃快餐。但没有人抱怨叫苦,大家同心同德,工作热情非常高。“我们年轻教师多,大家的思维很活跃,而且都抱着学习的心态在一起做事,氛围很好。”
罗美玲教道德与法治,作为团队里相对年长点的教师,以及学校的中层干部,她处处以身作则。以前她住在马安,每天骑电动车上下班,来回差不多都要一个小时。为了不迟到,她每天都要早上5时许起床,经常是第一个到学校的老师。“没办法,必须给年轻人做好表率,接下来的工作才好开展。”
在带团队过程中,罗美玲始终保持这阳光的心态,新教师面对很多压力,她会理解大家的难处,尽量去传播正能量,并和大家分享冷静处理问题的方法。
罗美玲说,她是站在年轻班主任后面的人。工作中她总怀着大局意识,会尽量在学校工作任务和老师实际工作能力之间找到平衡。面对特殊学生,她会在班主任需要的时候一起帮忙引导。
张月季:让每个学生切实感受到关注
新学期伊始,不少班级要调整班主任,张月季原来所带班的学生家长们得知这一消息可坐不住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挽留张月季,甚至于还有些家长找到学校领导,纷纷要求张月季继续带班。学生们跟家长说:“我们在家里面有个妈妈,在学校里面也有个妈妈。”这个妈妈就是张月季。
张月季今年35岁,说话柔声细语、温婉动听。小学新生入学,普遍都存在焦虑情绪,作为一年级班主任,张月季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焦虑情绪,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关注。她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让学生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看到女孩子拿着皮筋不说话,张月季就知道她是希望老师给自己扎头发,即使是没有梳子,她也会认真给学生扎好头发,重视每一个学生的细小要求;课堂教学也采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语言和口令,让学生乐于接受。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焦虑的还有家长们。张月季深知只有家校合力,才能取得教育最大成效。开家长会时,张月季会额外指导家长们如何配合学校教学检查和辅导学生的作业。
王燕庭:做体育老师非常有成就感
在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说起体育老师王燕庭,大家都会提到她很猛的那段经历:下午还挺着肚子给学生示范跳绳的要领,晚上宝宝就出生了。敬业,是同事们对王燕庭的一致评价。
王燕庭是学校首批教师之一,7月大学毕业,9月就到学校做体育老师。现在她还是学校总务处主任。对王燕庭来说,体育课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最重要的是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社会上很多人总开体育老师的玩笑,觉得哪科不好就笑称是体育老师教的。其实体育老师上课没那么随便。每节课王燕庭都要认真备课,以跳绳为例,别看就简单的两个字,但在专业人士眼里就能分解成协调、力量、摆绳等,这些都要分开来教。王燕庭会把这些环节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觉得好玩的同时还能学到技能。
在王燕庭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学校这几年的中考体育成绩基本都保持在51分以上。她觉得做体育老师也非常有成就感。因为有的学生可能文化课成绩不理想,或很调皮,但他们可能热爱体育。王燕庭就会通过体育引导学生找到自信并慢慢转化。还有的孩子,可能努力也很难提高文化课成绩,但通过体育老师的系统训练,很容易拿到高的体育分,同样可以考上高中。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林敏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