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共和国同成长共进步
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展现时代变迁

《人世间》是梁晓声新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120余万字的作品,历经数年倾心打造,可以看作是梁晓声对自己创作和思考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在《人世间》这部作品中,梁晓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不再指向某个单一的社会阶层和某一特定的人群,而是面向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重在展现人世间的社会生活情形。在这里,梁晓声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原点,写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从而勾画出一幅错落有致的世间百姓群像图,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社会现实的丰富和生动。
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与每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时,我们看到人间奇景
《人世间》里的周氏三兄妹,是共和国的第一代人。作品从他们走进社会的上世纪70年代初写起,一直写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时间跨度长达近50年。梁晓声和共和国同龄,他有条件写出这一段感同身受的历史。而这近50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百姓生活由贫困走向富裕,社会文化从贫乏走向多元。当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与每个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时,我们看到前所未有的人间奇景。而这正是《人世间》要向我们集中展示的。
把百姓生活放进近50年的时间长河里去浸润、磨洗,这确实需要胆识和勇气。而百姓生活作为现实生活的基础和根本,也最能印证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于是,在《人世间》里,我们看到,这近50年里出现过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知青返城、恢复高考、出国潮、下海、走穴、国企改革、工人下岗、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动向和重要社会现象,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对《人世间》中的各类人物,都发生过深刻的人生影响。于是,在作者构建的人世间的生活场景里,我们读到了个人的成长、草根青年的奋斗,读到了婚姻、家庭的维系与经营,读到了家族的衰败与延续,读到了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读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亲疏远近,读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我们在《人世间》里,还读到了底层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读到了平民百姓向往更好生活的人生努力,读到了读书影响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提示,以及作者对人间世事的忧思和感怀。
对每个人来说,在时代大潮中追求更好的生活,都有其必然的合理性
我们看到,《人世间》体现了作者驾驭生活的非凡能力。小说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设计,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安排,没有人物命运的大起大伏。作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阅历,平实而真切地描述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从百姓生活中去体现社会时代的巨大变化。不能不说,这是一次有着相当难度的写作。写作的难度,更在于对我们耳熟能详、如影随形的诸多社会事件和生活现象,做出有分寸的把握和有边界的掌控。在《人世间》里,作者体现出了表现现实生活的深厚功力。梁晓声所具备的驾驭能力,在于他对这个时代充满感情,在于他立足民间,感同身受,更在于他始终坚持着对人性正能量的高扬和张举。
同时,在《人世间》里,作者倾注了自己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切关怀。对每个人来说,在时代大潮中追求更好的生活,都有其必然的合理性。但追求的方式和手段、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又往往决定了他们人生努力的成功程度。平民百姓如何改变人生和命运,生活向往如何得到有效实现,这是作者尤为关切的。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与每个人都休戚相关,《人世间》体现出了深厚宽广的忧患和悲悯。这是梁晓声的人间情怀,也是他写出《人世间》的内在动因。
(李师东)
- 上一篇:广告
- 下一篇:《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读苏洵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