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来了,你约吗

我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1~8月接受服务订单176次

惠州日报2019年10月18日

不用到医院排队抽血化验,不用住院打针输液,动动手指即可预约护士上门提供护理服务。如今,“网约护士”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今年3月,我省明确惠州等9市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时间为3月至12月。6月,广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疗机构名单公布,市中心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等我市10家医疗机构入选。

试点工作开展如何?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日前开展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惠州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有序推进,10家参与试点的医疗机构中已有4家成功开展了护理上门业务,有3家医疗机构建立了2个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截至8月底,平台共有网约注册护士19人,1~8月接受服务订单176次。

全市户籍60周岁以上 老年人口约48万

据市民政局2018年10月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48.1万,占全市户籍总人口12.8%。其中,70周岁以上老年人约22万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约9.5万人,90周岁以上老年人约1.6万人,百岁以上老年人有500多人。这意味着惠州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今年2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市。3月27日,《广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包含惠州在内的珠三角9市成为试点地区。

其实,早在2004年,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就已开启“亲情服务”,提供专业、有特色的护理上门服务,主要是母婴护理、乳腺护理,预约服务方式以出院时现场预约为主和电话预约为辅。惠城好一生门诊部于2017年下半年开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电话预约或在微信公众号上预约,即可享受包括医疗和护理在内的上门服务。

惠州10家医疗机构参与试点

87岁的陈奶奶一直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三年前的一次中风,让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偶然的一次就诊,陈奶奶的儿子钟先生了解到医院新开展的网约护理服务。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钟先生主动联系上了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网约护理服务科。接到钟先生电话后,医院护理人员带上药箱和护理用物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陈奶奶家。胃管、尿管护理,压疮伤口换药……不到一个小时,护理人员就完成护理工作。

据了解,我市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10家医疗机构中,既有公建公营医院,也有民建民营医院;既有三级、二级医院,也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机构类别涵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等。提供的服务也是各自的擅长领域,比如市第二人民医院主打心理评估及护理;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要服务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沐浴、挤奶指导;惠阳区中医医院主要提供中医康复适宜技术、母婴护理、导管维护、气管切开置管的护理;惠城好一生门诊部不仅可以上门提供护理,还可提供医疗服务,服务范畴涵盖看病诊断、导尿、拔尿管、换药、包扎伤口、拆线、吸痰、拔插胃管、抽血化验、推拿按摩等项目。

根据对接受过上门服务的15位患者问卷调查显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整体流程的总体满意度是较高的,选择“满意”的有9位,“比较满意”的有5位,“不太满意”的仅1位。

6家医疗机构仍在摸索推进

根据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市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10家医疗机构中,仅4家开展并实施了护理上门服务,其余6家因为种种原因仍在摸索推进中,部分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由于病人多、业务量大导致无暇兼顾护理上门服务。

“人手不足是这些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且‘网约护士’必须是具备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的护士,这些护士都是各科室的中坚力量,平时医院工作已经十分忙碌,还要利用空余时间外出提供上门服务,精力十分有限。”市护理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已经实施的4家医疗机构也是各自为政,各自建立自己的网络渠道,主要利用自己的病患资源来开展服务,服务的载体功能不够强大,服务对象范围相对较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互联网+护理服务”需要上门服务,不仅要计算人工、耗材,也要计算时间、交通等成本。

据惠城好一生门诊部反映,费用收取是根据距离的远近收取50、100、150元不等的交通费及服务费。而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则表示,由于没有上级统一收费标准,作为公立医院不能够自主定价,收费模式主要是出诊费+出车里程费+项目费用,护士出诊并未获得额外的服务费用,导致护士积极性不高。在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网约护理中,更换一次尿管需要269元,而一般去医院更换一次价格不过50元左右,差距也较大。

“如果护理服务价格制定过低,医疗机构没有动力开展这项业务,也会直接导致大多数护士从事上门服务的意愿降低。如果护理服务价格制定过高,又会加重患者的医疗成本,降低患者的购买需求,进而影响‘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推行。”该负责人说。

◎建议

建立统一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技术平台

如何破解我市“网约护士”试点工作遇到的困境?

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建议,相关部门应统筹推进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统一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技术平台,打破技术壁垒,解决护理信息的数据采集、医疗服务机构以及患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流程,完善相关制度和定价机制,探讨将部分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可行性,让医保覆盖面更广。

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还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服务对象资格审查、实名身份认证、病历信息采集保管、患者个人隐私保护等机制。同时,为上门服务护士配置智能设备,该设备具备一键报警、定位追踪、实时录像等功能,可根据需要在不侵犯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服务行为全程留痕,为实时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线上申请、执行、跟踪、评价信息服务奠定基础。

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