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高铁新城 推动美丽麻陂建设

麻陂镇 树立“大旅游”理念,加快发展都市体验农业

惠州日报2019年10月29日

麻陂风光。

制作麻陂肉丸。

塘尾人间稻·稻田文化村项目。

麻陂镇高铁站站前广场示意图。

麻陂镇油菜花田。

麻陂镇地处博罗县东北部,与杨村、杨桥、公庄、观音阁、石坝等镇接壤。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明显的交通、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使得麻陂镇在现代农业、乡村振兴、工业发展步伐快速提升,取得成效。

未来,该镇将抓住赣深高铁在博罗麻陂设站的机遇,把麻陂打造融商贸服务、生态宜居宜游为一体的产城人融合发展高铁新城。

▶▶发展现状

201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超10亿元

麻陂镇属低丘陵地形,地域面积约60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约3万人,其中本地户口约2.5万人、外来人口约0.5万。

据统计,201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亿元;截至2019年9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762万元;工业投资增长59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用电量5523万千瓦时。

▶▶发展优势

赣深高铁博罗北站 建在麻陂

麻陂镇交通优势明显,镇内有“五条路”,包括赣深高铁、京九铁路、长深高速、广河高速、205国道,融入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博罗等珠三角地区“1小时生活圈”。距惠州平潭机场78km,车程80分钟。赣深高铁博罗北站预计2021年6月通车,届时,乘坐高铁由深圳到麻陂镇仅需30分钟车程,由香港到麻陂镇不足60分钟车程,由江西赣州到麻陂只60分钟车程。

保留着淳美的生态

自然资源

镇内拥有鸡笼山、红女湖水库、罗坑径水库等自然资源,风景独特,风光迷人。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100%,水质始终保持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一至二类标准。附近有罗浮山旅游景区、龙门县各大温泉旅游景区、河源市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春沐禾悦等大型旅游温泉度假区。

红女水库是该镇观光型水库,集雨面积17.5平方公里,蓄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湖面面积1100多亩。该水库风光迷人,岛屿众多,大小岛屿及周边3000多亩土地保留原生态,周边土地坡比度均在45°以下。

基础配套设施完善,

大量土地尚未开发

镇区电力供应充足,供水能力较强。建有110KV麻陂红围输变电站,拥有日供水量1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1家,建有日处理量3000吨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拥有1间中学,1间小学,2间幼儿园,1间镇卫生院。

麻陂镇处在博罗东部地区较中心位置,广深莞1小时生活圈内。未来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载体。麻陂镇土地开发方面优势明显。过去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消耗较小,现拥有大量尚未开发的土地,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镇区范围土地的地势起伏较小,山体与平地高差小,土方量小,易于开发建设。

▶▶发展产业

形成现代农业体系, 打造特色精品农业项目

麻陂肉丸是麻陂镇传统美食,因选料制作独特,采用祖传秘笈,口感爽滑、肉质鲜美而远近闻名,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传统美食与旅游深度融合,将农产品变为旅游产品,将肉丸店开至旅游区,销售扩展到旅游特产商店,让游客吃好玩好买好,促进农业旅游业深度融合,相互助力发展。

在现代农业方面,现有洪湖香蔬果专业合作社项目、洋田村田记水稻合作社产业项目、塘尾人间稻·稻田文化村项目等,已逐步形成以无土栽培蔬菜、香水百合花、阳光玫瑰葡萄、水稻等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在此基础上,麻陂镇还依托千亩油菜花田等举办油菜花观赏节、519徒步活动等,推进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开发,通过兴旺产业,促乡村振兴。下来将大力打造有特色的精品农业项目,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挖掘区域特色旅游

资源,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

目前,全镇拥有企业5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8家,民资企业37家,规上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近年来,麻陂镇还通过不断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成功引进了惠州大北农生物科技、亿仕达科技、力加力饮用水、国泰溢联科技等项目。

此外,麻陂镇内商业、服务业等配套完善,已建成锦泰滨河花园和大康·福盈门房地产项目两个。理想小镇项目以及锦威农庄等精品文创民宿和康养体验中心、旅居基地,正在筹建当中。

▶▶发展规划

树立“大旅游”理念,加快 发展农旅复合型旅游区

未来,麻陂镇将树立“大旅游”理念,以健康、生态、智慧为导向,以赣深高铁建设为契机,结合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农特产品、客家菜系、精品民宿等资源,发展乡村精品特色旅游项目,以客家文化为特色,打造集农业种植、生态观光、主题体验、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农旅复合型旅游区。该镇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淳朴的民俗风情,打造一个四季开花,美丽宜人的“花花世界·诗画田园”旅游基地。引进惠州理想小镇投资有限公司和我镇洪湖村达成改造合作框架协议,大力探索村集体和农户深度参与乡村产业运营的具体模式,打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将麻陂打造成旧乡愁与新乡土相结合的精品文创民宿和康养体验中心、旅居基地,延长产业链价值链,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实现该镇乡村振兴。

现红女水库周边土地已规划出400多亩建设和旅游用地,客商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库在高速路口附近的优越区位,把红女水库大小岛屿及周边3000多亩土地建设成集旅游、休闲度假、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宜居宜游综合项目。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方莲花

通讯员陈涌颖 丁文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