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葛洪雕像在惠州学院落成

惠州日报2019年10月30日

《苏轼·问天》塑像。

《葛洪·弘道》塑像。图片由惠州学院提供

惠州日报讯 (记者祁大忠 通讯员谢晖晖)10月28日上午,惠州学院在田家炳大楼前草坪举行揭幕仪式,为新落成的苏轼、葛洪两尊雕像揭幕。这标志着两位先贤的身姿将陪伴惠州学院莘莘学子读书问道,先贤心系苍生的精神在阆苑校园落地生根。

据悉,惠州学院在文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文化美校”战略,着力推动魅力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特色校园等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创建活动。苏轼、葛洪等名人雕像进校园正是该校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惠州学院升级改造了田家炳大楼前草坪,并按建设规划设计了这两尊名人雕塑,校园内添了一道风景线。

据苏轼雕像、葛洪雕像创作者,雕塑艺术家余澎介绍,苏轼雕像(作品名《苏轼·问天》)中,弯月之下,苏轼手握如椽巨笔,举首高歌,东江水元素融入雕像。这座雕像不仅使用了岩石等传统材料,还采用了不锈钢、航空铝等现代材料,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展示苏轼的乐观豪迈旷达人格魅力。相对豪迈的苏轼,葛洪雕像(作品名《葛洪·弘道》)则更为稳重、含蓄,中间通透空灵,外形剪影隐含了多个故事和传说。葛洪雕像的创新在于摒弃了底座设计,留出互动区,数颗卵石放置于雕像前,供师生盘坐聆听交流,这与葛洪传道的形象呼应。两座雕像最大的特点是立意新,主题创意、使用材料都讲究新意,避免跟其他作品雷同。

揭幕仪式上,苏轼学会会长、四川大学教授周裕锴说,他以苏轼“家乡人”的身份对惠州学院和苏轼雕像创作团队表示感谢。苏轼雕像在惠州学院落成,苏轼也成为岭南人,因为这里是他的又一故乡。苏轼雕像的构思非常有创意,他希望惠州学院广大师生以苏轼为榜样,勇于担当道义,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保持旷达胸怀。葛洪研究会副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金世明说,葛洪著作留下非常多的宝贵经验和启示,屠呦呦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灵感就来自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葛洪雕像落成是惠州学院传承中华智慧的体现。

揭幕仪式结束后,周裕锴在惠州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做了一场题为《苏东坡人生智慧对当代社会的启示》的讲座。他联系东坡宦海沉浮、人生际遇和文艺创作等方面,从温和的改革、思想的包容、人性的尊严、超然的审美、潇洒的人生和智慧的观照等6个方面,全方位、多维度诠释东坡的人生智慧及其对当代社会的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