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使命担当 推进“两违”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惠州日报2019年11月20日

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主题教育工作部署要求,一开始就直奔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违法用地问题,牵头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两违”专项整治,推进主题教育与当前重点工作“双促进”。截至11月1日,全市今年累计拆除“两违”建筑2161.2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8%。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各地顶风抢建的乱象得到了遏制,腾出了大批发展用地,大幅改善了城市景观品质,初步实现了“拆违治乱、拆违还地、拆违增绿、拆违提质”的效果。

一是周密部署,组织有力。市委、市政府作出总体部署,明确了拆除“两违”建筑专项行动与纪检监察、公安部门的执纪问责和扫黑除恶紧密结合的工作方向。市有关部门和县(区)提高政治站位,将拆除“两违”作为重要工作狠抓落实,从方案制定、整体统筹、行动组织、工作保障等多方面周密安排部署,采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稳步推进、高效攻坚。

二是联动发力,合力推进。市纪委监委、全市公安部门强力介入整治行动,与执纪问责、扫黑除恶工作深度结合,对涉嫌不作为、乱作为,充当违建“保护伞”以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力震慑,杜绝了恶劣群体性暴力抗法事件发生。同时,法院、司法、交通运输、水利、消防以及供水、供电等单位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形成了全市“硬起来、严起来、快起来”的“两违”整治态势。

三是突出重点,依法规范。拆违不搞“一刀切”,重点针对国土卫片、小产权房和违建别墅、侵占统征地、群众反复投诉、影响项目落地、存在安全隐患等六类“两违”建筑,先行拆除。拆违过程严格落实“一户一策”,规范执法程序,强化风险评估,落实应急预案,拆违期间各地未出现重大群体性事件及负面舆论。

四是创新手段,提高效能。首次采取“突击式实地检查”和“办案式证据固定”的模式,组建三个联合督导组,直插一线督导,共向各县(区)移送督办顶风抢建行为管控不力的问题线索383条,有效遏制了小产权房等顶风抢建、公然租售的恶劣行为。实施“裁执分离”,有效破解土地非诉行政案件执行难等问题。创新图文直播宣传,营造了家喻户晓、共同参与的整治氛围;同时,积极探索快速反应机制和“一支队伍执法”模式,并通过引入无人机高频率监控手段、开发拆违建档应用程序等举措,助推拆违工作提质增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