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守初心 “三全育人”担使命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将思政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以铸魂、育心、培能

惠州日报2019年12月02日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新生军训会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的一大基本原则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可见,“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载体。

在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时,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学校工作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以求实为原则 落实立德树人使命

“作为民办高职院校,我们和本科院校相比,有着很多特殊性,在生源方面就处于弱势,如何把这批此前普遍不被认可的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思想素质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赖美琴务实地分析学校情况。她说,学校始终铭记教育初心,围绕“三全育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将立德树人贯穿到学校教育方方面面,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面对素质层次不高的学生,思政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一直以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都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政教育,2018年5月,学校就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成立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制定了《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10月18日,该校召开“三全育人”精品项目培育工作研讨会,以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该校党委副书记赖美琴介绍,“三全育人”具体是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就是要将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各项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打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

“在育人过程中,我们以求实、改革、创新为原则,积极践行学校校长肖建彬提出的‘铸魂、育心、培能’理念,切实落实立德树人使命。”赖美琴说,思想政治工作人人有责,思想政治工作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要做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校有责、部门有责、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以文化为引领

拓展育人品质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育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独特教育效果,它具体化于各种活动中,贯穿人才培育的全过程。在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有一支特殊的学生队伍——军鹰队,2015年10月建队,队员主要以退役大学生士兵为核心,他们把军营所学的技能延伸至学校,同时感染更多的大学生爱党爱国。该校被国家教育部授予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该校也是惠州德育训练基地和惠城区大学生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近年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坚持新生军训,严格做好军事教育第一课;建立学生军事训练基地,定期开展军事技能教育课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文化成绩优异、身体素质过硬的优秀士兵学生。

学校在长期的国防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富有特色的国防教育模式:即以“军鹰队”为载体,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式,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生动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防安全教育,让学生在和平环境下树立起不忘国防、保卫祖国、捍卫和平的意识。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传承好革命文化”。作为惠州市中共党史宣传教育实验基地,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设有红色文化研究所。学校充分挖掘利用惠州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广红色文化的现代意义,使红色文化教育成为学校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在师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此外,该校还多角度全方位探索传统文化育人的功能,学校有艺术教研室,师生们在这里学习琴、棋、书、画;学校有老师带领学生开传统文化读书会,诵读儒家经典。大家不但读经典,还将所学外化于行动,去到偏远山区义务支教,完全不求回报。

以活动为载体

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

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政教育都是一板一眼的枯燥课堂模式,很难调动学习兴趣。为此,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多渠道探索教育模式,以课堂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地开展思政教育,提升教育实效性。

在我市的很多大型团体活动中,都能看到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身着黄马甲做志愿者。学校所有的学生都是在册志愿者,他们活跃在交通疏导、文体活动辅助等校内外活动中。在2017年,该校在善行100·温暖行动中表现优异,所募集的善款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该校“印象长白山·筑梦十三五”等志愿服务项目多次获得团中央立项,师生们去到长白山、山西等地进行志愿服务,每年学校还有大量的学生志愿者奔赴各地开展“三下乡”活动,获得良好社会声誉,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曾获“广东志愿服务铜奖”,学校多个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去年,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将原有的思政部升级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校外实践+校内实践+课堂实践+假期实践”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面对学生们的实际学习理解能力,学校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制定深入浅出的教案。为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新闻播报、时事讨论、案例分享等活动随时在课堂上呈现。马克思海报制作、普法宣传活动、红色故事演讲等活动让学生们对思政更感兴趣,理解也更深入。

以心育为依托

促进思政教育更深化

赖美琴坚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生,学校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重塑信心,挖掘潜能,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心理教育。

心理工作从每个学期开学到结束、双休日到寒暑假、学生成长关键期“三段节点”为根本,通过新生心理普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上报、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和“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游园会实现全过程关注育心。学校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学生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构,实现专兼职教师、学生朋辈心理委员参与育心。

该校还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个案咨询、调查研究、危机干预,形成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全方位育人。以心育为依托的举措让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深化,近5年来,该校没有发生过一起因为心理原因引起的学生安全事件。

以技能为本位

促学生高质量就业

作为职业院校,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多措并举的思政教育让学生们向上好学,他们在学习中坚定了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专业教学上,学校以应用为本,实践为主导,推行“教学+工作室+科研”的育人模式。教育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实践主导,强化学生知行合一,努力构建“三业对接、双轨并行”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引领学生走一条“做中学、学中做”的育人模式。

赖美琴表示,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把主题教育与学校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广泛学习教育、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检视反思,着力整改落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依照该校党委书记傅道忠提出的“1+2+N”三全育人工作模式,构建学校一体化育人体系。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通讯员戴礼祥 温春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