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岭山墓葬曾出土 西周方格纹硬陶罐
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现藏于惠州博物馆
2000年,在惠州博罗横岭山墓葬出土一件橙色方格纹硬陶罐,高16.5厘米,口径12.5厘米。陶罐为泥质陶,直口微侈、口沿外鼓内凹,口沿内侧有刻划符号,缘部外卷,短颈圆鼓腹略垂、器形显扁、偏硬,壁薄器轻,凹底。器身饰上部圆角卷雷纹与下部粗、细两种方格组合纹,圆角卷雷纹中另施旋纹两组。器身已开裂,口、底有多处磕损,后修复。目前保存较好,经广东省文物专家鉴定为西周硬陶罐,并定为国家三级文物,现藏于惠州博物馆。
陶罐是一种用来盛液体或食品的陶制容器。惠州博罗横岭山墓地共出土陶器500多件,陶质分为泥质、夹砂陶两类,均为手制,口沿、圈足单独成形。其中罐类文物191件(陶罐189件,原始瓷罐2件),分带耳和不带耳两类,器形有平底罐、圈足罐、凹底罐、圜底罐4种,这件西周橙色方格纹硬陶罐为凹底罐,共出土5件。横岭山墓葬群出土大量的陶罐,也说明古人对罐类容器的需求较大,会掌握存放实物以备急需。这件陶罐在惠州博罗横岭山M105号墓出土,伴随陶罐一起出土的还有青铜斧及陶豆共6件文物,从出土文物看,该墓葬等级应该较高,非官则贵。然达官显贵或因美食伤神,但无论高低贵贱,都免不了口腹之欲,盛食盛水的陶罐因此必不可少,所以普通的陶罐反而是最能寄托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物件,而古人去世后也需要祭祀,陪葬自然也少不了带陶罐等器物。横岭山发掘出土大量的陶罐表明,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惠州博罗一带已有古代先民集聚生活,并有大量人类活动而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组织。
惠州博物馆藏这件西周橙色方格纹硬陶罐,为我们研究商周时期惠州地区的生产发展及管理情况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同时也可证明西周时期惠州地区陶瓷制作“工艺”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升,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及历史收藏价值。(钟雪平)
- 上一篇:《苏东坡寓惠书法 碑帖选》结集编印
- 下一篇:内容创业如何连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