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的“风雅颂”

□陈雪

惠州日报2019年12月22日

置身于龙门这片神奇的土地,人们会为眼前旖旎的风光、静谧的环境、洁净的空气所陶醉,同时会赞叹它无处不在的文化底蕴——那是千百年来人们用大山一般的坚毅和勇敢,在山岭之间创造的泽被后世的文明之光。这些内容,《风雅龙门》一书都有所记叙与反映(本版诗文即选自此书)。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在龙门县委、县人民政府、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的支持下,龙门县作家协会隆重地编辑出版了这本《风雅龙门》。收集在本书中的作品,选自龙门县部分作家前往南昆山、天堂山、沙迳等地采风后所写的文字,以及“龙门新气象”与“作家看龙门”两次征文活动收到的稿件。上述采风和征文活动均由龙门县作家协会主办。

地处粤中的龙门于1496年设县,面积2295平方公里。县内有绵延翠绿的山林和奔流不息的溪河,有缀满鲜花与硕果的田畴和丰富的地下资源,更有着不断地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勤劳质朴的人民。置身于这片神奇的土地,人们会为眼前旖旎的风光、静谧的环境、洁净的空气所陶醉,同时会赞叹它无处不在的文化底蕴——那是千百年来,人们用大山一般的坚毅和勇敢,在山岭之间创造的泽被后世的文明之光。龙门山美、水美、人美,是一座宜居、宜商、宜旅的魅力小城。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垦殖、生息、繁衍、奋斗的人们,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红色故事,还有饱含乡土气息的传说、谚语、歌谣、绘画与舞蹈。改革开放以来,龙门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等荣誉称号。这些内容,《风雅龙门》都有所记叙与反映。

《风雅龙门》共收录报告文学2篇、散文61篇、诗词歌赋48篇(首)、龙门风情9篇、龙门传说15篇。所有作品有着一个共同的主旨,那就是“唱响主旋律,讴歌改革开放,弘扬民族文化,赞颂时代精神”。本书从发动征稿、收集整理,到最终定稿及编辑出版,历时一年多。这是一项浩繁而艰辛的工作。当时,该书的主编黄建平同志,既要主持龙门县作家协会的日常工作,又要为此书的统稿审稿及出版经费劳心,其精神感人至深。龙门地处边远,相对于惠州其他县区,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比较单薄,龙门县作家协会知难而上,凭着对文学文化的深厚情结,对繁荣当地文学事业的使命感,多年来,不断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创作了不少具有龙门特色的文学作品,坚持办好《龙门文艺》,坚持培养文学人才,坚持联络、服务、协调,不断发展壮大创作队伍,体现出作家协会团队的使命担当。

2019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作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持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龙门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这片神奇的热土上,有取之不竭的文学素材,有叙说不完的动人故事,有演奏不尽的时代乐章。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龙门必定更加妩媚、更加美丽,也必定更有风韵、更为雅致。

《风雅龙门》,一部龙门的“风雅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