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新湖品牌 实干创造幸福
惠州市新湖小学

惠州市新湖小学每一次活动都力争做到创意满满,让孩子们快乐难忘。

“福娃合唱队”倾情演唱《七子之歌》,夺得金奖。
在惠州市惠城区水口,有一所谐音“幸福”的学校——惠州市新湖小学。新湖小学自开办以来,就以“实施幸福教育,塑造幸福人生,构建幸福学校”为核心理念,围绕“幸福三园·气质翩翩”的幸福教育核心,打造“福·茶文化”特色,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教育,致力于实现“幸福新湖人·新湖幸福人”的办学愿景。
行有福之事,做幸福之人。7年时间里,活力、书香、和谐、生态的新湖小学充满了童趣、书趣、雅趣,成了师生留恋的幸福学园、家园和乐园。
福园&福班
抬眼皆景色处处现惊喜
“春天的时候来我们学校,可美了,43株多彩茶花接连盛开,空气里都是花香。”描绘这幅美丽景色的,是新湖小学校长曾慧霞。
作为该校第一任校长,7年时间里,她用自己的格局和教育理念,精心设计着学校的一切,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湖风格”。
新湖小学位于水口龙湖开发区,是由企业捐建的惠城区直属公办小学,于2013年9月落成。7年过去,新湖小学现有教职工87人、学生1793人,校园内处处藏着惊喜,抬眼皆是景色。
一进校门,只见右侧一座古色古香的“瑰宝苑”,内设棋盘、石凳、书桌,这是该校专为孩子们设置的“等候区”,放学后孩子既可在此读书,又可修习“棋、书、画”,可谓一举两得。
正对着校门的是该校的吉祥物——星星、福福两个“福娃”雕像,一男一女憨态可掬,十分讨喜。曾慧霞介绍说,这是该校从全校学生当中征集、票选而来的创意,完全由学生设计。
再往里,是国学长廊——新湖智园·茶园,浓缩了传统文化之精华,寓意深远。智园里还种上了茶花,每到春天,红、白、粉色茶花竞相开放,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
“福园”“福班”内藏乾坤
新湖小学的面积不算大,充满奇思妙想的曾校长用她的种种“金点子”,让学校“内藏乾坤”,怎么都看不腻。
走入教学楼,每个楼梯口都是惊喜。瞧,这个楼梯口做成了“东江文化苑”,墙脚做成青砖样式,墙上挂着竹耙、米筛等生产工具,并附有解说,这都是曾慧霞四处托人从农家寻来的。旁边的小屋设计成茶室,中央“停泊”着一艘真正的渔船,这也是曾慧霞到东江边上淘来的,成了师生们风雨同舟的“幸福号”小船。另一个楼梯口,墙上贴满了师生的圆形大头照,一张张笑脸洋溢着青春活力。打开彩色栅栏,里面是“艺术坊”,陈列了师生们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绘画、剪纸、书法等系列作品,精美中带着童趣和拳拳的爱国赤子之心。
不得不提的是,曾慧霞把教学楼走廊的一面墙做成了“诚信文化墙”,设置了诚信水吧、诚信伞吧、诚信书吧,引导同学们自己投币取水、借伞、借书,把诚信美德存入他们的“人生银行”。
该校班级文化也极为亮眼,每个班都以“学园”“乐园”“家园”为三大版块,设计个性化的“幸福三园”班级名片和书吧书柜等,优秀班级还被评为“福星班”“福粉班”……
诸如此类创意十足又内涵丰富的设计,在新湖小学内随处可见。曾慧霞把它叫做“福园”“福班”,正是该校“十福气质”中的两项。
“新湖,谐音‘幸福’,自开办我们就把‘实施幸福教育,塑造幸福人生,构建幸福学校’”确定为核心理念。”作为新湖小学的“总设计师”,曾慧霞在七年探索和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办学思路,从“幸福三园”到“十福气质”,她围绕着“福”字做文章,提炼出了“福德”、“福师”、“福课”、“福娃”、“福园”、“福班”、“福礼”、“福茶”、“福果”、“福林”这十个特色,致力于实现“幸福新湖人·新湖幸福人”的办学愿景。
福德
始于大爱 传承美德
“十福”中排第一位的是“福德”,寓意着对美德、爱心的传承。
这要从该校的诞生说起。“新湖小学是一所凝聚大爱的学校,由惠州市裕隆工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爱民、甘芬兰夫妇捐赠,总投资超过2300万元。学校开办之初,社会各界踊跃捐助,用于购买教学设备,保证开学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曾慧霞告诉记者,该校开办以来就将“感恩、诚信、仁爱、礼仪”作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中心,让这份大爱持续传承。
在此背景下,新湖小学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好人好事,家长幸福义工队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13年学校初建时,我们发动家长,一起维护上放学校门口的交通安全。家长们踊跃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曾慧霞回忆,2017年家长们独立注册了“惠州市新湖小学幸福义工志愿服务队”,除了轮值护学岗,还经常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幸福义工队的注册人员已有355人,志愿时长已有1万多小时。
家长杨志坚作为召集人和牵头人,见证了幸福义工队的成长壮大过程。“仁心向善,终得福报。”他说,幸福义工队已经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引领和带动了更多家长参与到校内和校外的志愿公益活动中来,成为家校共育的强有力支撑。
为感谢家长的辛勤付出,自成立以来,新湖小学年年为义工志愿服务队举行幸福义工表彰大会,每年都有数十位家长志愿者获得新湖小学“最美幸福义工”称号。
福果&福林
立德树人 福果飘香
开办7年来,新湖小学取得的硕果累累压枝。该校汇编“幸福三园”系列丛书:《德行教育》、《入学手册》、《托起明天的太阳》;创办校报《东方红》(12期);出版校刊《新湖大事记》(6本);编写了《新湖茶道》校本教材;开设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办学特色吸引中央人民政府网、《惠州日报》、惠州电视台、惠城区政府网、《广东师道》、《东江时报》、澎湃新闻、西子湖畔等纷纷关注。先后接待湖南、江西、佛山、江门、肇庆、惠阳、惠东和惠城区等100多所兄弟学校到校参观交流。
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广东省创标准化学校”、“广东省校园足球特色推广校”、“惠州市文明校园”、“惠城区德师风先进集体”、“惠城区巾帼文明岗”、“惠城区安全文明校园”、“水口街道办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22项荣誉称号。
校长曾慧霞于2015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骨干校长培养对象,在过去的2015至2017年,新湖小学迎来了惠城区8所学校的校长到校跟岗。同时,曾慧霞作为惠城区传统文化志愿队宣讲员,为惠州市校级领导、兄弟学校及教师、家长共4000多人作了专题讲座近20场。
该校教师在级各类优质课、基本功、主持人比赛中,获得省、市、区一、二、三等奖74人次,其中席仁祥在语文录像课比赛中,斩获区、市、省一等奖;在省、市、区发表或获奖的论文156篇;学生参加省、市、区各级比赛获奖有386人次,其中柯惠彬同学在《东江时报》发表文章达30余篇。学校“福师舞蹈队”参加2017年惠城区教师舞蹈比赛,《咏莲》获得惠城区一等奖,“福娃合唱队”参加2019年水口街道“我与祖国同成长”合唱比赛获得金奖……近年来,学生在惠州市、区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中,一年一个新台阶,得到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
福礼&福茶
学生设计“福娃” 做成塑像
作为“幸福教育”的核心,新湖小学如何凸显“福”文化?曾慧霞的做法是:在活动中推广,在传承中创新。
2018年春季学期一开始,新湖小学就围绕“福”字开展了春季送福·接福“十个一”活动。给班级起一个“福”名字、写一个“福”大字、想一副“福”对联、讲一个“福”故事、写一篇“福”文章、设计一对“福”娃、给一对福娃起名字、设计一张“福”粉券、剪一张“福”纸、选一个“福”星……
此次活动历时一个月,在同学们心中深深种下了“福文化”的种子。其中,四(2)班学生龙泳宸设计的“福娃”——“星星”和“福福”获得特等奖,成为树立在该校门口的大型雕塑。五(4)班学生谭可昕设计的“五福券”也获得特等奖,它以喜庆的背景为主题,每张福粉券的奖励内容跟德智体美劳对应。“我们学校接下来也将推行‘福粉券’的使用。”曾慧霞说,通过活动,同学们对“福”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开《茶道》课
定茶花为校花
茶文化则是新湖小学的另外一大特色。
2017年3月,该校被评为惠城区首批“传承发展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示范校”,为发挥传统文化示范校的影响作用,该校开设了《茶道》校本课程。学校统一为品德老师制作了课件,每学年上10节茶道课,六年则学习完《茶道》六个章节的内容。
曾慧霞介绍说,茶道课程让新湖学子了解茶、喜欢茶、品味茶、传承茶,进而领悟茶中之道,体悟人生如茶。该校还开设茶艺班,把茶花定为校花,开辟茶园种上各种茶花,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寒假期间,该校围绕茶文化开展“十个一”实践活动:为长辈敬一杯茶、开一次家庭“茶话会”、讲一个茶典故、找一句有关“茶文化的诗词”、画一张“茶文化的画”、设计一份“茶文化手抄报”、把班级比作一种茶、举行一次“茶道知识竞赛”、选一位“新湖小茶人”、慰问老人行茶礼。开学后,学生的优秀作品被做成展板进行展示。“茶文化”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福师&福课&福娃
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向祖国献礼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部署,切实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新敢担当,打造特色品牌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湖小学党支部制定了《惠州市新湖小学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构建了“三学三思三做”模式,努力打造幸福党支部。“三学”即:学习强国、学习党课、学习专业;“三思”是指:思不足,思改进,思发展;“三做”则是:做学生知心朋友,做学科骨干教师,做家长育人导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曾慧霞书记与时俱进的率领下,新湖党支部扎实创新开展系列活动,向祖国献礼!学校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党员教师成为践行高尚师德师能的学科骨干和中坚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为谱写“幸福新湖”品牌贡献青春和力量。
实施“青蓝之道”
构建“幸福课堂”
“师父,请喝茶!”一杯清茶由新教师敬给老教师,一次师徒传承由此开始。日前,新湖小学举行了“师徒结对”活动,该校31位新教师各自有了教坛路上专属的恩师。
为打造一支有潜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新湖小学实施了“青蓝之道”工程。除了师徒结对之外,该校还从教师的基本功入手,抓教师的“三字两画(话)”。“‘三字’是毛笔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两画(话)’指的是教师的简笔画和普通话。”曾慧霞告诉记者,该校给每位教师发一块田字格活动小黑板、毛笔字贴、钢笔字贴,教师们平时自己抽空练,在每月下旬分别上交一份粉笔字、硬笔字、简笔画。学校根据教师上交作品,评出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和张贴在各年级办公室走廊上。
“磨课、走课、支教、送课、家长开放日、课题研究”是新湖小学打磨教师课堂成长的主要方式,该校还举行“一师一优一课大练兵”活动,全校教师共同参与,共同练兵,共同进步。学校定期开展“幸福大讲堂”讲座,教师轮流“做庄”主讲。近年来该校教师能力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批学科骨干和带头人。
那么,新湖小学的课堂又有哪些特色?
2019年11月21日上午,惠城区信息技术同课异构活动在新湖小学举行,该校教师林金质通过《猫抓老鼠》一课,展示了该校“一、二、三、四”自主高效幸福课堂模式。
什么是“一、二、三、四”自主高效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曾慧霞介绍,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一个主体(学生)”、“两种课程资源(教师和教材)”、“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四种成果展示(个性、风采、小组、团队)”,把“以人为本,快乐学习”作为基本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让学生在快乐中幸福学习,在学习中稳步提高,在提高中幸福成长,真正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湖小学自开办以来,注重以研促教,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8个省级小课题,3个市级课题均已结题,并获得省、市一、二、三等成果奖。2019年,8个区级小课题正在申报中。
多彩活动
培育新湖“小福娃”
让每一位学生幸福,成为新湖“小福娃”,是新湖小学的教育理念。为培养“知书达礼、阳光向上”的惠城气质学生,该校于2016年制定了《惠州市新湖小学学生幸福气质标准》,展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立德树人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每年的开学礼、毕业礼都不一样,隆重的场面充满了仪式感,特别的创意让学生和家长过目难忘。”曾慧霞告诉记者,该校主题活动丰富,每学年都举办艺术节、英语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新生入学礼、六年级毕业礼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今年秋季学期,该校隆重举行了一年级入学暨入队典礼活动。一年级小萌娃们“正衣冠”,穿过“幸福门”,嘉宾和礼仪老师给孩子们净手净心,高年级学生为他们扣上新湖的“幸福扣”。“感谢学校、老师和家长义工们精心策划,给了孩子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入学仪式感。”钟瑷琳同学的爸爸感动地说。
该校今年的六年级毕业礼也创意满满。全体毕业生齐聚绿茵足球场,唱响毕业歌《启航》,大大的气球升上天空,长绳上贴满同学们的愿望,寓意“放飞梦想”。
说起新湖小学的五彩扇操,那是兄弟学校来参观时的必看项目。同学们手持五彩扇子,动作优美整齐,场面十分壮观。该校全体学生单双周分别进行五彩扇操、广播操或者绳操、广播操。如果下雨或者天气寒冷,就到室内做两遍韵律操。其中,五彩扇操、绳操、韵律操都是该校自主编排的。特别是韵律操,充分利用了教室内的课桌、椅子及教室空间,达到锻炼的效果。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林奶花 通讯员刘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