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我和我的40年

惠州日报2021年10月22日

在《万物生生》初稿完成后,2021年5月31日,在上海,作者与李东生进行了一次比较放松,也非常全面的对话,回顾TCL的40年,探讨企业家与时代、社会、财富、家庭的关系,企业变革、核心能力提升与第二曲线、企业管理、领导力,以及企业家的自我修炼。

一、关于企业家精神

作者:有人说企业家是创新的驱动者,有人说企业家是对敏感机会的把握者,您如何定义企业家的特质?

李东生:大格局观、战略前瞻、学习力、决断力、利他思维,这些都是企业家要具备的素质。如果要说最重要的内涵,首先是担责,企业家应该是企业的发动机,要不断给企业的发展输送正能量。其次,企业家要把握战略机遇,方向一定不能错,他像一名船长,要看清方向,带领企业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最后,企业家要能凝聚团队的精神和力量,大家愿意跟着走。

作者:企业家是一个人,不是一台机器,一直保持很强的内驱力很不容易。您内心的驱动力是什么?

李东生:我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愿景和目标等方面。企业家一定要有超越金钱物质以外的追求,要有理想。但是,我不是一个空想主义者,所以每个阶段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也不是大学毕业出来就想着做一个千亿的企业,我不敢有这样的想法。我是每个阶段都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然后不断努力去实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不断成长,企业也不断成长。

二、关于性格与“情、理、法”

作者:您在关系处理上一直有谦和之气,这个性格是天然的?

李东生:可能和我个性比较内敛有关吧。我一直认同中国的传统思想,上大学前看的著作都和传统文化有关,儒家思想对我影响很大。儒家思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世济民,另外就是中和,即中庸谦和。我个人的脾气其实并不太好,但在关键时候我总能收敛比较急躁的情绪,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企业家要能够倾听和包容,不能偏执。说到情、理、法,这确实是企业管理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认为法为先,理是基础,情要合理。

作者:您想把这么多价值集于一身、融为一体,有的时候也挺矛盾的,也要艰难修炼吧?

李东生:是,要修炼。另外就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做恰当的选择。该杀伐决断,你就得拍板。很多事永远是机会和风险叠加在一起,你要做决断,就得有冒险精神。当然,也要考虑平衡的一面,最好是把中庸和谐与杀伐决断相结合,把稳健谨慎与冒险进取相结合。

三、关于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作者:有一句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您觉得TCL成功的主客观因素的权重是怎样的?

李东生:首先要说客观因素非常重要,就是这40多年中国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但客观因素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靠自身的努力,内因是最重要的。

作者:说到能力,这是您近年来经常强调的一个关键词。从机会导向到能力导向,也是很多中国企业的选择。您怎么定义能力?能力的要素究竟是什么?

李东生:能力的构成,首先是组织能力、团队能力,因为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人要有能力,组织也要有能力。

其次,要有核心能力。对制造企业来讲,生产制造能力、产品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品牌市场能力都非常重要。我们要迈向全球化,还需要全球化的能力。

最后,能力是需要时间锻炼积累的。要坚守、坚韧、坚持,不被其他东西诱惑。方向正确了,坚守、坚持才有意义,才能最终获得应有的效果。同时,方向正确了,还要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管理一个100人的企业和管理1万人的企业、管理10万人的企业,对企业家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要做到老、学到老。

四、关于自我评价

作者:回顾您在TCL的整个过程,作为掌舵人,一步一步带领企业发展,如果让您给自己做一个评价,您会怎样总结?

李东生:这个评价还是留给别人去做吧,我就从自己的个性谈一下。

第一,我不是天赋异禀的人,要勤奋守拙。我做事的方式,不太会走捷径。当然,走捷径不等于不好,只是说我不太会,所以只能靠勤奋努力。

第二,要经常自省。我很早就当企业领导人,别人给你提意见是比较谨慎的。所以如果没有自省的能力,就很容易自我膨胀,很容易犯错,而且犯了错你自己都不知道。

第三,要能够坚守。持续努力、坚持才能成功。你不是很聪明,就得坚持一件事做下去,把它做到极致。

作者:如果说在TCL40周年这个时候,跟您的员工、团队描绘一下TCL的未来,您会怎么说?

李东生:我们的目标很清晰,就是要在我们所处的行业成为全球领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中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把企业做得更好一些,就会离目标更近一些。

(摘自《万物生生》,刊登时有删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