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在某重点中学就读高二的小婷(化名),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但近两年她的情绪变得特别紧张,总是怀疑、担心事情做不好,表现出心慌、坐立不安,进而出现胃痛、腹痛、出汗等躯体不适症状,到医院也检查不出身体问题。回顾小婷的成长背景,家庭条件优越,父母、老师对她的期望一直很高,她本人也把考取清华、北大作为目标,对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十分关注。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睡眠心理科门诊主任医师徐娟表示,像小婷这样的焦虑障碍,表现为一旦满足不了父母、老师的期待,她就完全将自己否定,不安全感,无限焦虑也就随之而来,严重的还会出现抑郁情绪。在承受各种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如果不解决这种焦虑状况,严重时可能导致无法继续学业。
据介绍,莫名担心、焦虑、紧张、害怕,感觉头晕、胸闷、夜晚入睡困难、入睡后易醒,常有噩梦、夜惊等,都是青少年常见的焦虑障碍表现。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反应,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如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尿频、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患者往往能够认识到这些担忧是过度和不恰当的,但又无法控制自己,因此感到痛苦。在市第二人民医院睡眠心理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患者各种情绪障碍中,焦虑情绪就占了30%。
徐娟介绍,对于焦虑障碍,首先会采用心理治疗,例如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给患者心理支持,鼓励其克服情绪上的障碍,树立勇敢、坚强的性格,更好地适应学校和家庭的环境,提高处理应激事件的能力,还可以从解决因现实能力与目标之间差异而产生的焦虑、抑郁、强迫情绪入手,缓解这些不良情绪,同时,还可以通过物理康复治疗和经颅磁刺激治疗或者中医药治疗来缓解,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疗效也是比较肯定的。
■相关链接
多沟通
正确认识处理情绪问题
青少年的情绪极不稳定,又面临升学、择业的巨大压力,容易产生各种情绪障碍。一个孩子的情绪,不仅受到父母影响,还有学校老师等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和家长在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应多与孩子沟通,正确认识和处理情绪问题,对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重要。
大多数青少年只是知道自己的某些情绪困扰了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直到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学习、生活时,才想到向家人、朋友、医生求助。如果这些不良情绪不能及时进行矫治,其危害甚至持续一生。当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时,可拨打惠州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2-2661120进行免费咨询。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郑愿佩
- 上一篇:24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24例
- 下一篇:企业定制用酒找茅台镇金樽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