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自然的深情告白
《诗经草木》以诗性笔触挖掘植物背后的丰沛意象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在总计305首的诗章里,就有153首提到葱茏的草木,足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这本《诗经草木》(浙江摄影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以诗性的笔触,力求从博物学的视角,挖掘植物背后的丰沛意象,以此解读《诗经》中蕴含的脉脉古风和民风。
调动艺术手段使草木意蕴的文化底色和精神价值跃然纸上
作者郁震宏,曾任中华书局文学室编辑、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文丛》编辑部副主任。在本书中,郁震宏带领我们走进以各色草木构筑的《诗经》世界里,让每一朵花、每一株木,都生长于诗意盎然的天地间,唯美、浪漫,令人垂爱。这些林林总总的植物,既有可供人类食用的荷、茶、稻,也有颇具观赏价值的梅、竹、栎,亦不乏药食两用的艾、桑等。它们与古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许多草木还以其独特的内在气韵被人们赋予了某种精神象征,寄托了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经草木》在发思古之幽情中,展开了一幅古意盎然的美学画卷。作者以诗为媒,将《诗经》中提及的花草树木,单列出来,针对它们的习性、繁育特点,以及在生产生活当中与人们产生的密切关联进行评说。有诗的赏析、植物禀性的介绍、博物知识的探究,也不乏草木之美的揭示。颇具人文色彩的是,作者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这些古色古香的草木,一一加以精心润色和渲染,使它们身上所意蕴的文化底色和精神价值跃然纸上。
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抑扬顿挫如山涧跳动的小溪,极富音乐美感。那些历朝历代描绘这些花木风骨峭峻的古画,沧桑悠远似无声地叙说着一个个千年故事。一下子就把人们拉入一个寄情于山水、吟诗作画借以托物言志的“诗经”时代。辅以作者古朴典雅的详解,使得全书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里,处处弥漫着浓郁的古风。
沿着历史甬道,追寻草木背后的人文故事
作者怀揣着一颗虔诚的诗心,悠然推开《诗经》的大门,在苍翠欲滴里轻吻花香,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感受大千世界的繁复之美。他沿着历史的甬道,追寻草木背后的人文故事,感怀于古人恬淡豁达的处世情怀。郁震宏勾连古今,通过情趣盎然的古诗,以及那些草木的集中呈现,将那个时代的世情、风物、人们对生活的期盼,都清浅自如地表达了出来。在他的笔下,荇菜不但青葱可爱,还以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和幽香爽口的食用价值,很早就成为古人心目中的“君子菜”。《诗经》更是以荇菜的清纯为喻,鼓励人们大胆追求纯真的爱情,以澄澈宁静的意境,表达出古人对幸福美满生活的热切憧憬。又如“梅”,因与“媒”谐音,而被广泛赞誉为“吉祥之果”。《诗经》中有关写梅的诗词,就有六首之多,足见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
世上的草木,远不止《诗经》里所吟诵的这些。千百年来,它们历经风霜,冬去春来,从苦寒之境到绚丽绽放,于四季的轮回中,于一岁一枯荣里,不断感知生命的悠远和辽阔,与人们守望相助,最终活出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人们也在草木的滋养下,感念于它们的大度和奉献,感怀于它们博大的精神气质,在敬畏中且行且珍惜,让我们的家园变得富饶而美丽。
《诗经草木》它以感恩的姿态,道出了中国古人亘古不变的情怀。万物有灵,爱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每一株木,就是爱我们心中的故园,爱我们人类自己!(刘小兵)
- 上一篇:记述我党百年经济思想发展历程
- 下一篇:“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