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展望2022晒心愿

新的一年“一起向未来”

惠州日报2022年01月02日

时光流转,2022年已经到来。过去一年里,大家的汗水与努力,都化成了最美的缩影,成为彼此最宝贵的回忆。昨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与他们一起回首2021,展望2022。新的一年,他们将心愿写在“一起向未来”的壮阔征程上,去坚守、去奋斗、去实现,让幸福拼搏激扬向上的蓬勃力量。

■驻村第一书记黄晨

希望看到更多村民洋溢幸福笑容

“刚到村里,村民叫我‘最帅第一书记’,现在叫我‘最黑第一书记’。”1989底出生的黄晨是团市委学少部部长,也是驻龙门县龙田镇田尾村第一书记。

田尾村有村民约3800户,分19个村民小组,村民居住相对分散。为了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驻村以来,黄晨经常走村入户。为了促进农民创收,黄晨主动对接社会资源及对口企业,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同时,通过企业赞助、志愿服务、慈善慰问等形式慰问返贫监测户、低保户、五保户及原建档立卡户共计72户次。他还主动与“礼跃龙门”商城对接洽谈,设立田尾帮扶专馆(田尾之美),拓宽田尾农产品销售渠道。

几个月下来,黄晨白净的脸被晒得黝黑,村民亲切地叫他“最黑第一书记”。这几天,他又忙着慰问困难家庭,“新的一年我希望国泰民安,国家好才能乡村兴,每个家庭才能拥有更幸福的生活。同时,我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看到越来越多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零零后陈智勇

希望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在广东省技师学院南院18号楼一楼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训练基地里,21岁的陈智勇和队友正埋头紧张备战。

陈智勇是出生于博罗县罗阳镇田牌村的零零后,是省技师学院2019级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2020年5月,学校选拔参与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竞赛选手时,陈智勇成功竞选。凭着对专业的热爱和勤奋,他摘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金牌,顺利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2021年,他和大赛前十名选手一起在集训基地紧张刻苦备赛。前几天,训练队里刚进行了一次10进5淘汰赛,陈智勇排名第一。

“再过几个月,我们还要再进行一次淘汰赛,5选1,最终确定1人代表中国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我的新年愿望就是能顺利代表中国参加技能大赛,能身披五星红旗代表国家站上世界技能大赛这个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技能舞台。”

■志愿者黄素娜

希望每个市民尽快全程接种疫苗

“请亮出粤康码、行程卡,签好知情同意书。”在惠城区河南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黄素娜和队友耐心引导前来打疫苗的人群。从2021年5月29日在市中医医院开启新冠疫苗接种志愿服务到2022年新年第一天,她和队友一直坚守在疫苗接种一线。

“一开始没想到会持续这么久,也没想到我和队友能坚持这么久,既然接受了这份任务,我和队友就会服从指挥一直继续做好防疫志愿服务。”黄素娜说,“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每个市民尽快全程接种疫苗,大家一起筑起防疫屏障;希望团队越来越好,志愿者们个个身体健康,大家一起携手共建惠州美好家园。”

■中国“蓝盔”

用中国担当守护世界和平

新年新气象,由驻惠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为主抽组而成的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官兵在海外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军人的血性本色,用中国担当守护世界和平。

“2022年,我的新年愿望是,提升个人专业技术,为战友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该分队卫生员代表小张说。

“看到战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是我最大的追求。”炊事班代表2022年的新年愿望是,努力把每一道菜都做得香甜可口,让身在海外的战友吃饱、吃好、吃出家的味道。

该分队新闻报道组代表庄小好说,他的新年愿望是用相机记录每一个令人感动的瞬间,用文字描绘气壮山河的维和故事。

■81岁老人刘昌善

希望身体健健康康更好照顾老伴

昨天,81岁的刘昌善老人推着瘫痪在床的妻子郭卫江到养老中心一楼晒太阳。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郭卫江一脸满足。1998年,郭卫江因脑部恶性肿瘤进行了切除手术,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逐渐丧失,生活不能自理。翻身、穿衣、刷牙、喂饭、按摩、伺候大小便……刘昌善一直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照顾妻子。2年、10年、23年……日子一天天过去,在刘昌善的精心照料下,郭卫江打破了医生此前“生命可能只剩下一两年”的诊断,创造了奇迹。

随着年岁增大,刘昌善越来越力不从心,带着妻子外出散步晒太阳成了一件奢侈事。看着妻子舒适的表情,刘昌善说起了自己的新年愿望。“我没有什么奢求,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身体能够健健康康,这样我就能更好地照顾老伴,让她恢复得更好。”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刘豪伟 龚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