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绕村流
□肖建国
提到七联,很多住在它身边的人都不知晓。七联是惠州市区内一个行政村,面积有12平方公里。之所以突出“市区内”三个字,是因为它距惠州市政府、惠城区政府都在3公里范围内。更有意思的是,它是一个山水相依,以农耕为主的山村。母亲河东江很温顺地绕村流过,慷慨为七联奉献出7公里的江景线。江水多情,引来青山相伴。杨爷山、马山、观音山、学田山(也叫学平山)、仙人骑鹤峰,山山相连。如骑士般,护卫着东江绵延向前。七联村,就在山脚下、江水边,就在“都市里面种稻田”。
按说,七联村“地盘”不算小,纯朴自然的乡村景观,更是城里人向往的休憩之地,为何很多人不知晓呢?因为道路没通之前,这里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如同人体内的盲肠,偏僻闭塞。车,进不来;山,上不去;江,看不了。有驴友说:遥望七联山水翠,无路进入岂奈何?现在不同了,贯穿七联的两条大道顺利开通。江边一条,为江南大道。牵手朝京门,拉住博罗城,双向八车道,任尔飞驰骋。山边一条,为梅湖大道。紧接西三环,连通大青山,市民忆乡愁,抬腿到七联。两条大道的贯通,忽如一夜春风,揭开了七联村隐秘的面纱。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和几位友人一起走进了观音山。
对于“观音山”,我曾经有些麻木。因为这名字太多了。惠州周边,有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其招牌大之,影响之广,可谓声名显赫。惠州下属各县(区),也有观音山。比如惠东盐洲观音山,惠阳新圩观音山等。就在惠城区域内,观音山遍布到了横沥镇、芦洲镇、汝湖镇。这些观音山,有些是有定位坐标。有些,则是村民们口口相传。七联村的观音山,在地图上可以查到。它的海拔在这一片区最高,有310米。
登山是一条小道,有水泥砌成的台阶,也有借山体开凿的路基。匍匐着,蛇一般伸向顶端。山硬,路软;山直,路弯。路,从容地顺应着山,如女人一样追随着山的召唤,休戚与共,共生共眠。没有路的山,我想,一定是孤单的。进入山中,绿叶阴浓,树多草杂。树,大多是年轻的。冲动,昂扬。草也多,狗尾、白茅、野茼蒿,龙葵、葛藤、益母草。种类浩繁,竞相生长。有人说,乡间的一草一木,若使用得当,都是良药。细想想,人,岂不也是如此。若善用其长,个个都是良才。
登至半山腰,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小憩的空档,有蝉声鸟鸣从树林里传来。声音清亮,委婉动听,一下子将我带回童年的记忆。我忍不住嘬着嘴,学了两声鸟叫。我不叫还罢,一叫,倒让鸟儿受到惊吓。它们忽地弹起身子,凌空飞去。那落脚的枝条,被鸟儿蹬落一地花香。这样走走歇歇,用了四十分钟的时间,我才登到半山腰。也许是离开了城市的喧嚣,也许是这里特别洁净而通透,在刹那间,我竟有一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感觉。内心一片宁静和清凉,如雨后的草地,一尘不染。正是借助这心灵的清虚,我居高临下把七联村扫视一遍,蓦然感悟到这里纵横交错的山水,以及含有寓意的村落,正在默默向我们讲述历史深处的传奇。
你看,七联村是沿着江边建起来的村子,由东向西分别为上梅湖、下梅湖、沙墩头、学田山、围顶、津头湖、大瑞坑。七个自然小组如同七个星座,将这片山水田舍串联一起。于是有了炊烟,有了鸡鸣狗吠,有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个地方的兴盛在山水,如果治理不当,一旦发怒,周边一切便毁在须臾。若干万年前,东江流经七联,如同青衣戏子,愤然间甩出一只水袖,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大湾,俗称“水袖湾”。这水袖湾聚集着滔滔江水,奔涌向前。若没抵挡,将直冲下来淹没良田。幸好天工造化,一连串的山丘,神一般挡在了湾的前面,将江水逼向西流。
东江被迫回旋,心中自是不甘。每逢到了阴雨天,洪水一波接着一波,如猛兽般撕咬着卧佛山。水恨山,恨它的铁面无情,不能任性耍玩。她撕他,她咬他,就是想告诉山,在水面前,终有一天,山会被击穿。这结果上苍不忍看到,为了江边生存的百姓,好像上苍挥手调来两座大山。一座就是立在卧佛前面,美其名曰,仙人骑鹤峰。就是告诉百姓,万一洪水淹没了卧佛山,可登上此峰保平安。另一座山就是观音山,她就在水袖湾的正上方,密切注视着江水的一举一动。山山串连,山山发力,留下美丽的传说,照应着今天的现实。至今,东江向西奔走,最后注入珠江。
我为自己的发现倍感兴奋,说与几位友人细听,个个都觉甚有道理。其实,任何一个地方的山水,都藏着诉说不尽的故事,都有一辈子读不完的内容。它们静默在岁月里,等待着有缘人去揭秘、去探寻。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感化那冰冷或坚硬的体温。
从山顶往下看,若没汽车驰过,一切仿佛都是静止的。眼前的景象散发出迷离的色彩,在岁月的侵蚀中,似乎有着天长地久的安稳。我仿佛进入了禅境般,一门心思地爱上了这片山水。
- 下一篇:姚田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