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宣布将于本月28日停止运行

网络互助平台谢幕

惠州日报2022年01月13日

相互宝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曾经风靡一时的相互宝最近发布公告称,经由慎重思考和讨论,相互宝于2022年1月28日24时停止运行。这意味着,这家拥有1亿多用户,救助了179127名患病成员的头号网络互助平台,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轻松互助关停、水滴互助关停、点滴守护关停……关停是去年网络互助平台的主题词之一。业内人士表示,网络互助这一模式可能即将走向落幕,未来,用户可以货比三家去选择合适自己的保险产品。

相互宝宣布关停,成员转投保险有“特权”

去年底,蚂蚁集团相互宝项目组发布公告称,基于网络互助行业发生重大变化,经过慎重思考和讨论后,相互宝将被关闭。即日起相互宝平台不再接受新用户参与,公告称,相互宝将全力做好后续保障工作,并建议用户自主选择适合的保障产品作为全新保障方案。至于用户剩余的三期分摊金额(2021年12月28日是12月的第二期分摊日,加上2022年1月的两期),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2022年1月28日24时之前确诊的患者,依然可以提出互助金申请。

1月7日,相互宝公示了最新一期的互助名单。公示信息显示,本期共救助患病成员3875名,将发放互助金5.6亿元。这一期的互助金全部由相互宝平台承担,无需成员分摊。

对于有延续保障需求的成员,相互宝提供了自主选择全新保障方案的选项。1月28日24时前,相互宝成员选择转投参保“健康福”重疾1号系列保险延续保障,无需重新计算等待期,无需重新健康告知,并且有3个月的免费期。

“健康福”重疾1号系列保险由人保健康、阳光人寿承保,一共有三款产品,分别对应了相互宝现有的大病互助计划(0-59岁)、老年防癌互助计划(60-70岁)和慢病互助计划。记者发现,相较同类产品,“健康福”系列保险在价格上优势明显,还能每月分2期交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都是1年期的产品,无法保证续保,如果后续健康状况发生变化或上一年理赔过,保险公司有理由拒绝承保。

“相互宝”宣布关停,一时间,网络上喧嚣不止,一度登上热搜。有网友指责“相互宝”是骗子,要求退款。记者在社交平台看到一位相互宝用户晒出的分摊明细,该用户家庭有3人参与了相互宝的分摊计划,累计分摊金额为814.44元,吐槽说:“说停就停,800多元打了水漂了!”

也有受助成员家属说,感谢相互宝成员一直以来的陪伴,帮助患癌的丈夫渡过难关。有网友手写感谢信,谢谢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相互宝家人。网友“刘师55”表示,自己家三人都加入了相互宝三年了,虽然到今天为止都没有申请过互助,但是看到帮助过这么多有需要的人,还是很欣慰的。

去年已有10家网络互助平台宣布关停

公开资料显示,相互宝是2018年10月16日在支付宝上线的一项大病互助计划,根据“一人生病,众人分摊”的理念,符合条件的成员加入后,如遭遇重大疾病,可申请获得30万元或者10万元的互助金,费用由所有成员分摊,共担大病风险。

由于满足了大众对保障价格低、参与门槛低的需求,激发了普通人抱团到一起,互帮互助抵抗大病风险的需求,相互宝上线后快速发展。上线3年时间,相互宝最多时曾有1亿零800万用户,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和地区。有数据显示,6成相互宝成员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相互宝用户共同联手救助了超过17.9万名大病患者。此后互联网巨头纷纷抢滩该领域,凭借流量优势在短时间内就吸引了众多参与者。

但网络互助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最关键一点,互助计划不是保险,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和行业规章,很难打消老百姓心中的顾虑,可持续发展难度大。平安证券研报指出,“网络互助计划整体特征是,超60%的发病人群在40岁以上,随着人均分摊金额上升、参与人数下滑、发病率提升,或加速健康人群的退出,导致逆选择风险进一步增加。”

2020年8月,百度旗下灯火互助的关停拉开了互联网互助平台退场序幕。随后不到一年时间里,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美团互助、悟空互助、小米互助、360互助等10家网络互助平台相继宣布关停,相互宝是最后一家宣布关停的大型网络互助计划。

从2011年国内诞生第一家网络互助平台“抗癌公社”,到现在最后一家宣布即将关停,网络互助正好走过了十年。而相互宝的关停早有预兆。早在2020年9月8日,银保监会就发布了《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点名提醒了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的风险隐患。去年4月,银保监会副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明确表示:“是慈善就归慈善。但是如果超出这个形式,打着互助的旗号从事金融业务、保险业务,这就偏离了互助本身的范畴。”并指出,网络互助必须规范化发展,开展保险等实质金融业务必须要取得金融牌照,所有金融活动都纳入监管,必须做到“有证驾驶”才行。

惠州市民可以选择 “惠医保”替代

对于相互宝的关停,市民小李也有点舍不得。小李对记者表示,他为母亲参与老年版相互宝已经2年多,当时60岁以上的老人不能购买商业保险,即便有极少数产品可以购买,价格也非常高。在看到相互宝推出老年版后,他马上就加入了。虽然每月分摊金额由最初的10多元已上涨到现在的50多元,但小李仍觉得很划算,毕竟负担不大,如果折算成商业保险,每年至少上千元的成本。

保险行业人士表示,如果想给自己一份健康保障,但是不想被互助平台所牵制,建议大家都尽早配置一份可替代互助平台的健康保障产品。“比如惠州的惠医保,就是一份很好的替代保险,每人每年仅需缴纳150元,即可获得超200万元的保障。”

据悉,惠州“惠医保”作为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由惠州市医疗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局、市金融工作局、惠州银保监分局联合指导,今年由中国人保财险、中国人寿、太平养老等3家保险公司联合承办,专为惠州市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定制的普惠性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一般商业保险,65岁以上老人、高危职业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患者基本买不了,或者要花很贵的价格才能买。但惠州“惠医保”只要在惠州参加基本医保就能投保,60岁以下150元/人/年,60岁及以上200元/人/年,就可以获得超200万元保障。参保条件依旧宽松,不限户籍、不限年龄、不论有无既往症、无等待期、无需体检,有惠州市基本医保(含职工、居民)都可参保。不过,惠州“惠医保”购买有时间限制,一般只在年底开放销售,错过的市民可在今年年底给自己加一份保障。

如果预算比较充足,建议配置一些保障更加充足的商业保险产品,如重疾险、百万医疗险等,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实际需求,配置一份全方位的健康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年期的产品,很多都是不保证续保的,在选择时还是要看清楚条款,如果有可以保证续保的产品,不妨多考虑。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