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积极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摸清风险底数 提升防治能力

惠州日报2022年01月21日

惠州日报讯 (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陈永城)我市正积极推进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市普查办、市应急管理局提醒,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社会各界给予支持和帮助,配合普查员开展相关调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要求,为全面掌握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据悉,本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在全国属首次,要调查收集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致灾因子信息,以及承灾体信息,需要调查各级政府部门、乡镇街道、重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以及部分家庭的防灾减灾资源和能力。

市普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开展普查,摸清我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我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普查工作涉及领域广,参与部门多,最终要达到三个“首次”:首次实现自然灾害风险要素调查、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全链条普查;首次实现致灾部门数据和承灾部门数据有机融合;首次实现统一技术体系下开展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链接

普查七大项任务

一是查明我市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要素及其危险性信息,开展主要灾害调查与评估;

二是获取房屋建筑、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系统等承灾体的灾害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开展承灾体调查与评估;

三是收集我市年度、一般、重大等历史灾害信息,开展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

四是针对各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居民等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情况,开展综合减灾资源(能力)调查与评估;

五是针对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区的建筑物、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及区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等,开展重点隐患调查和评估;

六是开展主要自然灾害风险的多尺度评估,编制灾害风险区划图;

七是编制全市和各县区灾害风险区划图和综合防治区划图,提出区域综合防治对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