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在多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再显身手

患者转阴较快转重率较低

惠州日报2022年01月24日

近期,我国陕西、天津、河南等地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部分地区首次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此过程中,多地启动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中西医结合治疗再度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等逐步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如今,该模式已在多地抗疫实践中得到应用。

据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发布的消息,河南省6日印发新制定的新冠肺炎中医防治方案,并要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运用中医药预防措施,确保预防药品质量和供应,预防用药科学严谨、组织有序。

在河南省许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禹州市中医院院长余亚明介绍,禹州市第一时间进行中医药预防干预,确保中药“应服尽服”“能服尽服”。河南省安阳市针对隔离点的儿童青少年,组建中医儿科专家巡诊团队。

记者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自8日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市级中医药专家会诊机制,确保中医药对确诊病例、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和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全覆盖。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在天津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组长张伯礼院士指导下,根据中西医专家意见,出台了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中药预防方案。

“目前主要是辨证施治,一人一方,用中药汤剂治疗。”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李新民说,经过初步观察,患儿热退比较快,咳嗽明显减轻。

在第165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张伯礼表示,天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体现了“早”“严”“准”的原则,患者转阴较快,转重率较低,以往中医药体现出的作用在此次更为突出。

在陕西省,国家、省市专家组联合会诊,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中西医专家联合查房;对重型患者24小时不间断跟踪研判病情;对儿童患者增加护理力量,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在这里,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阻断确诊患者病情由轻转重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有效方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陕西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告诉记者:“通过采取强力的中西医干预手段,‘一人一方’‘一人一策’,针对部分病人出现怕冷、手冷、足冷、腹部冷、汗出多的证候,给予补气、温阳等‘扶正’治疗方法,阻断转重,目前来看,中西医结合效果非常好。”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