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新型电力系统蓝图 “惠民之州”融深融湾后劲足

为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可靠电力支撑

惠州日报2022年01月28日

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基建人员在110千伏燕山变电站建设现场勘查物料进场情况。 陈奕莹 摄

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业扩人员为企业提供新能源项目接入服务。 温秀云 摄

来自南海深处带着鲜味的海风,不断给惠东海边带来远洋的新讯息。

低纬度的海边,无论冬夏,总是有些燥热。但将来,这些海风不仅能为来此度假的游客带来凉爽而舒适的体验,还被赋予了新的使命——50公里以外,40台100多米高的海上风车已经安装完毕,壮观地矗立在海平面上,将源源不断为惠州提供着清洁电动力。

“得益于‘多规融合’与前期科学策划,该项目配套接入系统工程提早建成,为项目全容量投产的提供了坚实的保证,惠州这个清洁能源基地也将再增一员‘猛将’!”据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主网规划专责马龙义介绍,该局历来重视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在2018年惠州市政府批复了《惠州市电网专项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电网专项规划”),是广东省首例联合地方政府规划部门编制的市级电网专项规划,成功将惠州四区三县未来的351座变电站、6419千米主网线路建设正式纳入惠州城市发展蓝图中。

自中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来,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根据上级部署,在全省电网系统内率先挂牌成立市级新能源服务中心,率先出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行动方案,为新能源投资主体提供并网一站式服务,主动服务惠州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建设,在电网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完成了全市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消纳能力分析及光伏电站规划选点工作,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能源规划做细、做实,引导项目集中布点上规模,优化资源配置,高效衔接整合清洁能源发展的各要素,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铺下坚实基础。

此外,该局还进一步优化主网架构,为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充沛的电动能,服务好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规划推进更高效 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项目落地快

从海上风电项目确定落地惠州时起,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海上风电配套送出线路工程是一个典型的‘急、重、难’项目。”据该局前期专责戴广平介绍,该项目本体虽然处在远离海边几十公里外的海中,但是送出线路穿越了省级生态严控区,且沿线区域有大量的环境、生态敏感点,如何快速完成前期手续的办理成为了该项目按时并网的关键。

“该工程难点在于穿越省级生态严控区的合规手续办理。线路工程穿越生态严控区必须要从经济、社会、工程、环境等方面对选线的唯一性与合理性进行论证。”戴广平敏锐地抓住当地开展规划修编的契机,配合当地政府将该线路纳入规划中,使得项目顺利通过唯一性论证,成功完成穿越生态严控区的手续办理,不到半年就完成了项目核准立项工作。

由于新能源项目点多面广,如何科学、高效地完成配套送出线路工程前期一直是电网规划中的难点,如在龙门的龙华风电场项目、惠东的梁化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选址位于偏远山区,电网基础较薄弱,生态敏感点多,导致前期工作推进困难。

为此,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将环境评价工作前置,在专项规划编制阶段介入,确保专项规划中的站点及线行在环保层面的可行性、合理性与合法性。同时,该局还系统识别、整理并矢量化制约规划实施的各类环境因素,其中包括自然保护区28个、风景名胜区2个、森林公园81处(含镇级)、饮用水源保护区58处、市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173处、省级生态严控区、市级生态严控区,为规划项目选址选线提供指引,指导后续的前期工作。

有了政策的支持,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的前期工作再次增效提速,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平均提前6个月以上。仅2021年,就先后完成博罗观音阁100兆瓦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惠城汝湖镇200兆瓦光伏复合项目、博罗公庄镇100兆瓦光伏复合项目、惠东润佳7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等多个清洁能源配套并网工程的前期工作,总装机容量达到47万千瓦,为惠州提高清洁能源占比打下坚实基础。

“常规项目也得益于规划的同步调整。”戴广平还介绍道,自电网专项规划印发后,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负责的110千伏及以上项目的前期工作逐渐提速,核准项目数逐年递增,创造了多个全省第一的纪录:提前45天完成广东省电网“目标网架工程”的年度前期任务,总体进度全省第一;推动500千伏外环中段工程成为惠州首个采用预留规模的方式进行土规调整的项目,创造33天完成站址用地土规调整的全省最快纪录;破纪录完成23个主网项目的核准工作,累计新增变电容量2008兆伏安,线路656.4千米,年度核准项目数和输变电工程数均为全省第一,为惠州未来的大发展做好了充足的能源建设前期工作。

政企联动更紧密

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动力强

惠州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扎实推进,不仅加快了新能源项目的并网投产,对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2021年,惠州市政府和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签署了《“十四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惠州市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据该局计划部副主任钟红梅介绍,“双签约”的重要意义在高效推进关键工程建设,助力惠州“2+1”产业发展和能源领域脱碳,工作中关键一环就是建立了“工作专班”制度,全力做好政府19个大型项目的用电服务,同时也建立起项目前期办理的绿色通道。

2021年7月,位于稔平半岛的110千伏燕山变电站正式竣工投产,是广东省“国家大科学中心”的重要项目,为中国科学院两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基地提供了可靠的电能供应。

在项目建设之初,所在地是一座黄土飞扬、泥路崎岖的石头山,建设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物资进场也十分困难。据南方电网广东惠州惠东供电局工程建设部项目管理专责游小威介绍,物资进场时需要翻山越岭,雨季还常因泥石流引起断道,工程车时常因为道路塌方无法通行,施工队只能依靠摩托车运,工程进度一度严重受阻。当地政府部门了解有关消息后,联合电网企业和当地村委、交通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将变电站施工道路规划纳入两大科学装置的施工规划中,修建了一条平整的硬底化施工道路,为变电站开通“物资生命线”。解决了物资供应问题后,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工程建设也开足马力,仅用时10个月,就完成110千伏燕山变电站的施工投产工作。

除稔平半岛以外,惠州政府在大亚湾石化区和仲恺高新开发区累计投入超15亿元建设电缆管沟,政企协力共同打造“供电高可靠性示范区”和“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根据远期规划,两个片区还将在远期总投入30亿元以上用于建设超过20公里电缆隧道和100公里电缆沟支持电网建设,加速了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恒力石化、华星光电、信利智造、德帮实业、思科科学城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落户、投产,实现用户快接火,电网省投资,政府快回报的三赢局面。

当前,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提出2026惠州市计划综合实力迈入国内一流,GDP将瞄准实现8000亿元的目标,南方电网惠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快惠州电网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加快电网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增强对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电力支撑,实现电网建设与惠州发展同频共振。

通讯员蒋立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