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谋事到成事的智慧

《达成小目标》提出完成目标的诸多方法,阐述循序渐进、合理调整任务的重要性

惠州日报2022年02月11日

国外曾有家机构做过一项有趣的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对人生目标有长期规划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人,更容易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近日,我看了《达成小目标》一书,在这本励志读物中,全美知名培训师唐·加博尔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并且,还就目标设立之后,如何帮助大众通过切实有效的行动,一步步走向成功,阐述了清晰而理性的成功学思路。

学会将大目标细化成小目标去完成

作者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宏大的理想,设立一个宏伟的目标,能够使人们方向明确,坚定信心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但是,如何设立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却是有方法和步骤的。为此,加博尔一方面勉励大众对未来生活要抱有美好的期待,树立远大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规劝人们在秉持初心的同时,一定要明确好自己人生和事业的定位,并对前进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障碍甚至失败,事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做好了这些,下一步才是执行具体的行动。加博尔主张,在展开所有的行动之前,务必要学会将大目标尽量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去开展。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能有效化解压力,提高效率;二是有助于积小胜为大胜,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达成终极目标的实现。

精密地规划好了每一次行动的目标、方法、步骤和举措后,成功是不是就唾手可得呢?绝不是如此,它还需要人们去有效地实施这些规划。作者强调,在落实规划实施行动的过程中,能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又显得极为重要。例如,当外部环境因素发生急骤变化,有可能影响到我们的目标达成时,就要审时度势,适时做好各种评估。如果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化解这些风险时,那就不改初衷,坚定不移地去完成这些既定目标。反之,当外部因素已发生根本改变,并不足以支持我们行事成事时,那就要果敢地修订目标,调整规划,甚至等客观条件成熟时再伺机而动。作者告诫说,在实施行动的过程中,既要有今日事今日毕的理念,制订时间节点,每一步都按计划严格执行,力避拖延。同时,也要克服完美主义倾向,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行为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唯有在实践中不断修正错误,才会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最终让这种持续努力化成坚实的劳动成果,并让行动目标离成功越来越近。

成功既需要事先谋划,更离不开切实的行动

作为一本大众励志读物,本书表达了这样一个核心思想:成功既需要事先的谋划,用心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步骤,更离不开人们切实的行动。而把目标有针对性地分解成一些小目标,有条不紊地分步实施,却是成事的重中之重。全书启示我们,把一个个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看似把前进的方向“分散”了,好像无形中也“增加”了一些行动的步骤,貌似得不偿失,实则体现出很高的智慧。这就好比把滔滔江水截成涓涓细流,千万颗水珠汇聚起来能滴水穿石一样。当一个目标一时半会无法完成时,果断地把它化整为零,把一个个小目标有序地完成好,最后汇成达成的目标,这样的处事之道,却比蛮干硬干要理智、聪明。通过阅读本书,也让人们渐渐懂得,事物的发展,虽然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不顾周围外部环境的变化,僵化教条也是断然不行的。《达成小目标》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作者所阐释的诸多观点,既传导了一种朴素的价值观,又体现出一种务实的方法论,能帮助我们解决困惑、缓解焦虑。

《达成小目标》颠覆了传统的认知,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再成为消极无为的托词,而是用大道至简的诠释,告诉我们,谋事在人,成事同样离不开人的持续努力和坚持。

(刘昌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