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不节制脾胃很受伤

小妙招助肠胃恢复动力

惠州日报2022年02月13日

春节过后,不少市民出现胃口不佳、食欲减退等现象。我市各医院脾胃病(消化)科门诊的患者也逐渐增多,究其原因,是经过一个假期的胡吃海喝,把脾胃“搅乱”了,导致食滞、饱胀之感,加之立春过后,早晚温差大,人们容易感到困倦、疲乏,导致脾胃的不适感增加。

节后宜清淡饮食适当运动

“前天带孩子去门诊检查。医生开了健胃消食片和调理肠胃的药,还说关键要从日常饮食中慢慢调理。”家住麦地的陈女士不久前带儿子前往医院就诊,她表示,孩子因为假期里吃太多零食,导致腹泻拉肚子,过年期间有一天晚上肚子痛得厉害还去挂了急诊。

记者发现,假期里孩子们少不了各种零食的陪伴,再加上长辈精心准备的大鱼大肉,这样的美食“狂欢”维持不了几天,孩子的脾胃就像受了一万点“暴击”,“蔫”了!这是因为暴饮暴食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发不适,以致全身不舒服,精神状态明显变差。

此外,成年人在春节期间参与各种聚会应酬,饮食作息都不规律,暴饮暴食、大量饮酒、不洁饮食等,均可能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或急性胃肠道感染,出现脾胃不适症状。

专家表示,假期结束后,大家需要在饮食方面花心思,重新调整饮食结构,定时进食,多吃水果、绿叶蔬菜、米粥、面条等清淡食品,家长还可给脾胃功能弱的孩子适当进食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

在注意饮食的同时,运动也很重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林晓敏建议市民,除了饮食,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使气血充足,精、气、神旺盛。林晓敏同时强调,运动一定要遵循低运动量、短时间运动的原则,建议多参加有氧活动,如慢跑、散步、游泳等,在调理身体的同时,振奋精神。

调理小妙招来“降火”

“过年期间与亲朋好友坐在一起聊天,不知不觉大量嗑瓜子、吃炒饼,结果口腔溃疡又犯了。”张阿姨无奈地说。

记者发现,除了消化不良,假期后不少人还受“上火”等问题困挠。专家表示,如果症状不算特别严重,不必急着吃清热药,可以吃无花果、胎菊、金银花等来缓解。另外,还可进食祛火润喉的食物,如菠菜、蜂蜜、海带等。

清肝降火很重要,专家推荐大家喝金桂菊茶,可降肝火,对口干口苦、咽干咽痒等有一定帮助。具体材料为:蒲公英3.3克,胎菊0.3克,金银花0.3克,桂花0.1克。先将蒲公英、胎菊花、金银花、桂花洗净,放入煮茶壶中,加入适量水,焖煮10分钟即可饮用。

春节过后时已立春,再过一周左右将迎来雨水节气,届时可能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增大,尤其是岭南地区的“回南天”导致湿气尤其重。中医认为胃喜温不喜凉,脾喜燥恶湿,市民需注意调理脾虚与湿滞。在食疗健脾化湿的同时,“回南天”可以使用抽湿机或空调抽湿功能来缓解外湿问题。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