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注册志愿者已超127万人,志愿服务迈向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

“益”起奏响奉献友爱互助“春之声”

惠州日报2022年02月17日

志愿者给环卫工人送汤圆。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摄

春和景明,万物生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也随着和煦春风,在惠州大地焕发着勃勃生机、铺展着崭新图景。

“我是一名文明志愿者,我志愿,我快乐,我自豪,一起做新时代文明实践者、传播者!大家一起来,文明更精彩!”2月13日下午,“佳节尚文明 新春志愿行”惠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们的节日·元宵节”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者的宣誓声中拉开帷幕。当日,来自市、惠城区10多个机关单位的党员志愿者及在网上报名的志愿者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疫情防控宣传、返岗返工返惠人员健康知识咨询、“关爱自然·环境宜民”垃圾清理志愿服务等共同奏响奉献友爱互助的“春之声交响曲”。

这是我市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我市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注册志愿者已超127万人。我市通过提供更多便民惠民的服务项目,发动更多市民加入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为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注入温暖正能量。

志愿服务处处可为

“每年春节你们坚守岗位,辛苦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市红棉慈善会会长、“广东好人”李鸿国带领志愿者,在惠城区河南岸红棉爱心驿站,为节日期间坚守一线的环卫工人端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表达敬意送上祝福。“汤圆很好吃,又甜又糯,暖到我的心窝里了。”一位环卫工人说。

在惠州,志愿服务处处可为,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街头巷尾。“爷爷,这里有片落叶。”不到5岁的小女孩,手里拿着和她身高差不多的垃圾钳,跟着爷爷认真捡拾地上的垃圾,一片树叶、一个烟头都不放过。在惠城区桥东街道荷乡社区举行的“垃圾不落地,家园更美丽”小手牵大手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古稀之年的马振国带着孙女一起捡拾垃圾净化家园。“我在惠州生活一年多了,惠州是个好地方,环境美,空气好,社区也很文明。”

明媚春光中,惠城区芦洲镇群建村迎来一批“红马甲”,这些“红马甲”是我市部分全国、省、市、县(区)、乡(镇)五级人大代表,他们与志愿者、村民一道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向村民赠送口罩、发放小手册、宣传疫情防控,沿着村道捡拾生活垃圾,引导鼓励村民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去年底以来,惠州市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持续举行,围绕两江两湖环境清理、文明垂钓劝导、防溺水宣传、文明创建和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志愿者活跃在惠州西湖、红花湖、金山湖、东江边等地,以贴心暖心的志愿服务为惠州增添了浓浓温情。与此同时,各县(区)同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志愿服务人人愿为

春运人流中,我市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城轨站、飞机场等场所随处可见“红马甲”“黄马甲”,他们为旅客提供优质志愿服务,一句句暖言、一次次帮助,让旅客少了一分焦急和等待,多了一分舒畅和温馨。这其中就有16年如一日坚守春运志愿服务岗位的志愿者黄伟相。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到熟悉的岗位上,用一腔热情温暖旅客。

在惠州,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一座城,越来越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在“佳节尚文明 新春志愿行”惠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们的节日·元宵节”志愿服务活动现场,来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交警徐俊宏正式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就和其他志愿者在高速路口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平时也在学校外做护学岗志愿者。之前我没有注册,今天陪同爱人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终于正式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徐俊宏根据自身特长选择了科技宣传、网络文明、交通宣传等志愿服务方向,“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可以更好地参加志愿服务了。”

“现在参加志愿服务很方便,我经常上‘志愿云’‘i志愿’浏览志愿服务活动信息,选择适合自己参加的活动。”青年志愿者何键说,他愿意用志愿服务擦亮自己的青春岁月。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我市志愿者不仅可以在云端报名,还可以到线下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参加各类服务活动。线上线下联动,我市实现“志愿服务停不下来”的良性循环,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志愿服务时时有为

在惠州,志愿服务时时有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

除夕,正和家人团聚的惠东县爱心群志愿者协会会长李乾国,了解到惠东县有关疫情情况后,一方面主动联系当地有关部门,一方面发动志愿者,为参加疫情防控做准备。大年初一凌晨两点,李乾国在协会各个志愿群里发起号召,志愿者们纷纷响应。大年初二,200多名志愿者招募完毕,李乾国穿上防护服,带头直奔东华路管控区,开展卡口值守及物资配送志愿服务,“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志愿者,这个时候就要以身作则。”

2月2日至2月14日,惠东县爱心群志愿者协会共组织2069人次志愿者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或到检测点协助“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核酸采样,或到社区、街头宣传疫情防控,或值守管控区接收居民采购的生活物资,细心地做好消毒杀菌、登记分类、协助自提等工作,让管控区封控不“封”爱。

由社区居民、高中生、大学生、企业职员等组成的市义家人河南岸志愿服务队,从去年5月29日在市中医医院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志愿服务起,一直坚守在新冠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一线,春节、元宵节也没有停歇。“一开始没想到会持续这么久,也没想到我和队友能坚持这么久。既然接受了这项任务,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想办法克服困难。”市义家人河南岸志愿服务队队长黄素娜说。万千志愿者在防疫抗疫中,如一枚枚小小的火炬发光发热,这些光和热汇聚成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守护群众的健康安全。

春风吹开遍地花,惠州随处可见的“红马甲”“黄马甲”已成为大家生活中的“常客”。一粒粒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沐浴着志愿服务的和煦春风在惠州大地上发芽、开花,逐渐在每一个市民的心中绽放。

惠州日报记者马海菊

志愿服务聚伟力 城市颜值大提升

短评

佳节尚文明,新春志愿行。惠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我们的节日·元宵节”志愿服务活动日前开展,医生、机关人员、学生等群体积极参与,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城市文明生活的一个精彩缩影,也是惠州志愿服务精神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近期我市志愿服务活动火热开展,市民群众纷纷加入志愿服务“大家庭”,精彩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持续激发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力量,为推动城市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打下了好基础、凝聚了强动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志愿服务事业需要群众广泛参与、积极奉献,共同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让文明风尚蔚然成风。我市志愿服务群体越来越大,目前志愿者数量超127万人,“黄马甲”“红马甲”深入街头巷尾,积极服务群众、扮靓城市,汇聚起惠州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磅礴力量,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文明,是城市最美的“颜值”,是宝贵的个人素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个人的文明素养涵养城市的文明之风,一起向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凌保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