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公仆本色 书写“最美”答卷

——惠州市首届最美公务员风采展示

惠州日报2022年02月24日

扫码看视频

编者按

唱响“最美”旋律,凝聚前行力量。去年11月以来,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最美公务员”学习宣传活动,并启动了惠州市首届最美公务员评选活动。在各县(区)和有关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组织发动、推荐遴选、考察公示等环节,最终评选出23名个人为“最美公务员”,10个集体为“最美公务员集体”。近日,对评选结果进行了公示,并于昨日举行惠州市首届最美公务员发布仪式,对获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扬。为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全市公务员不断前行,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惠州日报》今起对获评“最美公务员”和“最美公务员集体”的个人和集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敬请关注!

开展“最美公务员”和“最美公务员集体”推选工作,是加强全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广大公务员的关心关爱、鼓励激励。本次受表扬的“最美公务员”大部分来自基层一线,他们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了突出业绩,彰显了公仆本色,书写了“最美”答卷,是全市公务员队伍的优秀代表。《惠州日报》今天刊发23名“最美公务员”的先进事迹,让我们共同为他们点赞、喝彩,并以榜样为镜、向标杆看齐,学习他们的精神、风格、品质,担当作为、接续奋斗,争做新时代惠州高质量发展的奋斗者,让更多的美丽公仆之花在惠州大地绚丽绽放!

何瑞红

把群众当亲人 牢牢装在心中

人物简介

何瑞红,女,1968年出生,中共党员,1986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惠城区小金口街道办事处一级科员。

在基层工作的36个年头里,何瑞红超过20年都在民政事业领域,她对辖区114户服务对象的情况了如指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红姐”。

2019年高考前夕,小金口街道九龙村小婷的父母因患重病不幸相继离世,小婷没有被困难击倒,如期参加高考并考上理想大学。大学学费却让小婷一筹莫展。何瑞红获悉情况后,第一时间协助小婷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和教育扶困助学资金,并联系爱心人士捐赠2万元助学金。小婷说:“感谢红姐,没有你,我就无法圆大学梦!”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这是何瑞红的座右铭,也是她一直践行的初心。

2019年冬,何瑞红在走访中,发现辖区白石村竹洞村民小组五保户蔡凤华衣着单薄,她马上回家整理出来三大袋厚衣服和两床被子给蔡凤华送过去。蔡凤华对何瑞红的关爱和帮助充满感激,她说,红姐让她感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2020年,在一次入户探访中,何瑞红发现低保户丹丹存在自残轻生的念头。此后,何瑞红坚持每月两次入户探访、每周一次电话随访,以大姐姐的身份,耐心陪伴开导丹丹。最终,丹丹走出了心理阴霾。她说,红姐的陪伴和支持是对她最好的救助。

何瑞红把每一位服务对象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牢牢装在心中,处处给予帮助。

李正文

打赢脱贫攻坚 再战乡村振兴

人物简介

李正文,男,汉族,1984年出生,中共党员,2007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惠东县白盆珠镇党委副书记、二级主任科员。

2019年,在市委组织部工作的李正文,被派驻到惠东县白盆珠镇横江村担任第一书记,肩负起省定贫困村脱贫攻坚的重任。2020年挂职白盆珠镇副镇长。期间,他创新旅游扶贫模式,推动横江村和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村集体收入和村民、贫困户收入均增长3倍以上。白盆珠镇党委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而李正文也被评为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惠州市学雷锋岗位标兵。

真知来自实践,创造来自基层。李正文到惠东工作后认真开展调研。在持续的入村走访中,他与基层干群打成一片,推动白盆珠镇高质量发展。

李正文在横江村内外打造集生态温泉、河岸景观、田园风光、特色民宿、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产业链,使横江村成为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同时,他结合白盆珠镇“打造温泉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下功夫做好“红色+绿色+古色”大文章,努力走出白盆珠镇红色文化、生态资源、休闲度假、田园康养、户外运动一体化的特色小镇发展道路。

去年已担任白盆珠镇党委副书记的李正文说,他将与同事们一起充分挖掘现有的美丽乡村、特色农业、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等优势资源禀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陈永忠

勇于开拓创新 助推高质量发展

人物简介

陈永忠,男,汉族,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199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博罗县委农办主任,博罗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博罗县乡村振兴局局长,一级主任科员。

2019年到博罗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以来,陈永忠敢于担当作为,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勇于进取和开拓创新,先后获评2019-2020年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个人(扶贫干部)、博罗县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为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陈永忠每星期都抽出时间到乡镇、田间地头现场调研。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他提出“奖补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他参与推动博罗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博罗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考核中获得粤东片区排名第二,惠州市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近年来,陈永忠积极推动博罗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如建成省级南药产业园、市级茶叶产业园、龟产业园等三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丝苗米和蔬菜两个省级产业园。

“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始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时刻以优秀公务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陈永忠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林健华

为群众办实事 就开心有意义

人物简介

林健华,男,汉族,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1998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龙门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龙门县农业农村局三级主任科员、龙门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在多年的基层工作中,林健华看到了许多基层干部不怕辛苦、无私付出、真帮实干,并积极参与其中。2020年,龙门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县23个省定相对贫困村和2962户7459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如期实现脱贫。作为扶贫干部,林健华感触颇多。

在工作期间,林健华履好职,守好责,坚持进镇、走村、入户,坚持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的理念,走遍全县10个乡镇(街道)和156个行政村、走访1000多户贫困户。林健华把落实好政策作为解决困难群众脱贫的重要工作,上门请教、上门协调,到镇到村到户点对点地开展帮扶工作,有效促进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教育保障、医疗保障、饮水安全等基本民生帮扶政策的落实。

林健华说,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激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是他应该干的事情。能为群众办点实实在在的事,对他来说就是开心的、有意义的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林健华真切感受到,必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要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条主线,扎实工作、奋勇争先、全力以赴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李穗华

一线带头示范 促进干事创业

人物简介

李穗华,男,汉族,197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1995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龙门县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四级调研员。

李穗华时刻牢记党员第一身份,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任龙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以来,李穗华严格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严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他重视加强村级队伍建设,大力推进镇村干部“大储备”工作,充实农村储备队伍;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城西村、黄竹沥村、林村村、王坪村、城内社区等5个村(社区)获评三星级党群服务中心。此外,打造党建工作亮点,深入推进“两规三联一法”基层治理模式,在城西村、黄竹沥村覆盖安装村规民约门牌。

李穗华坚持一线带头示范,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在去年防汛工作中,李穗华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抗洪抢险救援工作,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措施。在解决民生民忧问题上,完成173个经济合作社的确权颁证工作,完成19个村的宅基地基础数据调查,宅基地改革工作考核在全县排名前列。

在疫情防控一线,李穗华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多次到县城各村(居)大街小巷、疫苗接种点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强日常网格化管理,指导出台技防+人防、安心锁等硬核措施,使辖区成功守住“零感染”成绩。

去年,李穗华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镇委书记”,荣获“龙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曾炳荣

脚踏实地干事 提升服务效能

人物简介

曾炳荣,男,汉族,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2004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大亚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主任科员。

曾炳荣是大亚湾高涌村人,作为一名本地公务员,他凭着浓厚的家乡情怀和强烈的干事创业热情,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从办事员开始逐渐成长成熟。从刚参加工作时的青涩生疏、如履薄冰,到后来的驾轻就熟、独当一面,他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但他从不言倦,一如既往地在岗位上努力奋进。

参加工作以来,他每天上班坚持早到单位,从打水、搞卫生等小事杂事做起,从办公室收文、办文、发文、送达等“一条龙”工作做起,从学习业务、学习法律法规政策做起。他为人处事有原则,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公平公正,时时、处处、事事都以强烈的责任感鞭策自己扎实做好工作,主动担当作为,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快、深、严、实”的工作作风。与此同时,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认真钻研,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他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求“过得去”或者降低标准,凡他经手的工作,都抓细、抓实、抓具体,一竿子抓到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曾炳荣主动担当作为,带领网格员深入网格企业及主管行业进行防疫工作的宣传指导及监督落实,同时认真落实各项援企稳岗优惠政策,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周瑜

主动报名援藏 贴心多做实事

人物简介

周瑜,男,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2001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仲恺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科技与知识产权科科长、四级调研员。

2017年12月,周瑜脱下穿了16年的军装,转业到仲恺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工作。2019年4月,得知市里选拔援藏干部,周瑜第一时间报名。2019年7月,周瑜成为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朗县工作组成员之一,开启为期3年的援藏工作。

针对朗县农村基础薄弱的情况,工作组经过研讨提出“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根据安排,周瑜负责援藏项目建设管理工作。面对陌生的工作领域,周瑜从最基础的项目建设流程开始学。他克服高原缺氧的环境,和当地干部一起多次深入8个村庄跟进项目进度,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020年底,项目全部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8个村全村铺设排水管道,家家户户建起厕所、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累计惠及560余户1860余名群众。

项目完成了,周瑜却有了新的想法。“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村干部和村民还存在‘等靠要’思想,项目推进过程比较被动。”周瑜说,这让他意识到,援藏不仅是完成项目建设,更要激发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内生动力。

朗县工作组经过讨论,在第二批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中,引入竞争性评选机制,让各个村子以PK方式竞选扶持资金,效果非常明显。

周瑜每天忙碌奔波在各个工地上,皮肤晒得黝黑,精神却很好。“援藏还剩几个月了,我要尽最大的努力为当地老百姓多做一些实事。”

骆宏望

学中干干中学 提高业务能力

人物简介

骆宏望,男,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2005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市委组织部调研科科长。

2016年11月,骆宏望从部队转业,进入市委组织部调研科,继续发挥他的专长,从事文字工作。

多年来,骆宏望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强化业务能力,深入学习,带领科室同事撰写各类文稿140余篇。

“调查研究,脚下沾的泥土有多厚,就能沉淀出多少价值,就能有多管用。”凭着这样的信念,骆宏望和同事坚持定期到基层了解情况,经常在车上吃上几口盒饭,或啃几片面包了事,回到单位后还要熬夜整理分析调研情况。

骆宏望先后完成了市委组织部调查研究工作实施办法、信息员管理制度及全市组织系统“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评选实施方案制定等工作,并协调推动市县组织部门26项重点课题调研。他牵头撰写的《立足“十四五”时期新形势新挑战 锻造堪当重任的镇街高素质干部队伍》获全省组织工作重点调研课题成果一等奖。

赖雁鹏

挥洒青春汗水 把好审计关口

人物简介

赖雁鹏,男,1985年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秘书科科长。

2010年11月进入市审计局以来,赖雁鹏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将“工匠精神”体现在每一个项目上。他经常白天跑工程现场,收集数据,了解情况,晚上仔细分析,反复对比数据、资料,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将深藏的线索挖出来。10多年来,他主审了40余个审计项目,为市政府节约投资、挽回损失数亿元,促进被审计单位完善管理制度10多项,在本职岗位作出了突出业绩。

审计工作,不仅要有吃苦精神、严谨作风,还要勇于创新。在政府工程、自然资源等项目审计中,赖雁鹏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知识和Python技术,探索使用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对矿山生产规模、开采范围和深度进行3D建模分析,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赖雁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知重负重、担当作为。面对工作中的新领域、新课题,赖雁鹏主动扎进去研究攻坚。此前,他获得赴美学习机会,培训期间,他结合多年审计实践经验,撰写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并在《广东审计》发表。

赖雁鹏始终以奋发的学习精神、激昂的工作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秉承“良知、责任、执着、专业、奉献”的广东审计人精神,在工作中奉献青春、挥洒汗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黎雪环

帮助妇儿维权 乐当“代言人”

人物简介

黎雪环,女,汉族,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惠州市妇联权益部部长、一级主任科员。

黎雪环大学毕业到妇联工作时,有人问她:“你学法律专业的,为什么到妇联工作?”她至今仍记得自己的答案:“我想用专业让更多的妇女儿童获得幸福。”20多年来,她坚守在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一线,成为她们的“代言人”。

作为法律科班毕业的一名妇女工作者,黎雪环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心理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应用多专业融合的方法开展纠纷调解。在工作中,她带领基层妇联突破传统工作思维,创新建立了4大机制,即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预防性侵未成年人协调联动机制、家暴案件处置联动机制、困难妇女儿童救助帮扶机制。她还着力打造了一站式维权服务新平台,将妇联传统群众工作优势和专业社会工作有机结合,努力为妇女儿童及家庭提供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

从事维权工作20多年来,黎雪环面对的经常是怨声载道、以泪洗脸的上访妇女、生活困难需要扶助的老人或者儿童。即便如此,她数年如一日地为弱势妇女群众奔波维权和普法宣讲。

多年的接访、调解和宣讲,让黎雪环患上严重的咽喉炎,她经常一边吃着金嗓子一边授课和给上访人做调解工作。20多年来,她处理的妇女儿童权益纠纷案件上万宗。

周娟

坚持司法为民 维护公平正义

人物简介

周娟,女,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1999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

近20年的法官生涯中,周娟怀揣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初心,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恪尽职守,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积极化解每一个纠纷,切实做一名维护公平正义的螺丝钉。

“只有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不偏不倚作出判决,才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周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速裁团队负责人,周娟注重强化速裁工作机制建设,大力推进二审民商事案件速裁工作改革,推动审判效率大幅提升,结案周期明显缩短,高效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如其审理的博罗某公司与张某等10名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劳动纠纷,不到20天即审结该群体案,获得劳动者的点赞。

周娟是个有心人。同类的案子审多了,她就会深入思考并找出审判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提出司法建议,提前化解纠纷,助力社会治理。针对商品房交易中开发商虚假宣传造成业主退房、索赔等纠纷存在的现状,周娟及时向市住建部门发出司法建议;针对民法典实施后物业服务合同的新规定,周娟及时召开两级法院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研讨会,厘清突出的争议,积极化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欧阳成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欧阳成 游璇钰 刘建威 侯县军

3~6版图片 惠州东江图片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