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惠州花海遍地适宜出外踏青探寻春天气息
惠州日报2022年03月05日
今日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古称“启蛰”,物候类节气。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的雷鸣最引人注意,这时南方大部分地区已可闻春雷初鸣。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明,“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指春雷乍响,惊醒冬眠在地下的昆虫。实际上,惊醒冬眠动物的并不是春雷,而是天气转暖后日渐升高的气温和地温。
自古,惊蛰是农业耕作重要时节,民间有“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一说,唐朝诗人韦应物《观田家》诗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惠州农村开始早稻春耕备耕,农业专家提醒,此时主要是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春播顺利开展,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
从立春算起,入春已有些日子,万物勃发,蛰伏了一冬的桃花开花,逐渐繁盛壮观;黄鹂感知到春的气息,啼鸣婉转悦耳;农家屋檐下的燕子翩然现身……这是个生机勃发的美好节气,也是郊游好时节。惠州花海遍地,芦洲李花、蓝田油菜花等花海吸引人们前往踏青,探寻春天的气息。
古人发现,惊蛰与农历二月二日经常重合,今年虎年的“龙抬头”日与惊蛰正好相邻,昨天刚好是二月二。俗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
作为开放包容的城市,惠州民间有“伯公诞”,为“伯公开口”之日,表示万象更新,农村悄然祭祖耕作,延续旧风俗,而城里的男女老少,也趁“龙抬头”理发,抖擞精神投入新一年的工作生活。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 上一篇:大亚湾区新增1例确诊病例
- 下一篇:500采样员一天完成30万人次核酸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