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半年看变化 作业少了快乐多了

“双减”后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惠州日报记者姜劲宇 摄
“以前回到家作业差不多要2小时才能完成,现在1个小时以内就可以写完了。”这是“双减”之后,惠州市麦地小学六年级学生彭小蕾最直接的感受。备受关注的“双减”已出台半年多,惠州各校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推进“双减”落地。那么一个多学期过去了,惠州的教育生态、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记者进行了走访。
学生谈变化 写完作业后做运动、发展兴趣爱好
“我了解的‘双减’应该就是减轻学生的压力,知道这个政策我挺高兴的,之前学习比较紧张,很少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惠州市中洲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林祺涵告诉记者,现在她的作业量比以前少了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空出来的时间他会看看书、骑骑车、跑跑步。“之前我有上奥数和英语培训班,现在都没有,我觉得想提高成绩还是要多阅读。”
惠州市中洲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邓振森觉得“双减”后课内作业减少了,有更多时间发展兴趣爱好。“以前下课同学们基本都在赶作业,现在作业少了,下课欢笑声多了。以前我晚上做完作业倒床上就睡,现在可以提前完成,有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邓振森说父母担心他对学习懈怠,“双减”后更加严格,还会额外加题目给他。“我觉得要自己安排时间,对时间的掌控要强一些,比如列计划表。”
彭小蕾在课余时间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听音乐、练舞、画画等,有时还和父母去公园散步、逛街。彭小蕾说,“双减”后,不用再去外面上补习班了,可以测出自己真正的实力,更加考验自己应该怎么学,上课认不认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学好学足了,就不用花另外的钱去补习。”
惠州市上排小学学生贺一诺告诉记者,“双减”后她发现作业量少了、花样丰富了,比如刚刚过去的寒假,除了常规作业,学校还布置了丰富的德育作业。
课堂内容更丰富,学校生活更精彩
“我现在每天晚上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虽然作业少了,但成绩并没有降低。”惠州市上排小学学生邓皓告诉记者,这主要是自己的课堂效率提高了。
惠州市上排小学学生王博岩告诉记者,以前他语数英的课外辅导都有上,现在只有兴趣课了。“父母告诉我,成绩不能落下去。”上课时他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在家复习、预习。
“我是看新闻和听老师介绍了解的‘双减’政策,现在的作业一般在半小时左右能完成。”惠州市上排小学学生焦一壹告诉记者,学校有个作业公示栏,每个年级的作业都会提前公示。“我觉得现在老师上课更有花样性,特别是一些艺体科目。”
惠州市麦地小学四年级翟米可不仅觉得作业少了,学校课堂也丰富了很多,有手工实践、演讲、话剧等活动,很喜欢上这些课。“作业变少了,我周末就可以去学画画,提高综合能力。”翟米可说:“希望‘双减’可减轻学生负担,不要再让我们背比自己还大的书包,让我们学得更轻松一点。”
“‘双减’后校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惠州市麦地小学五年级谢歆瑜告诉记者,现在多了更多社会实践机会,例如学雷锋、做垃圾分类调研报告等。
老师谈变化
“双减”对老师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双减”政策落地后,惠州市各校也在积极变化,从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作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发力,确保“减负、提质、增效”,让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充满信心。
“‘双减’后我们的作业都在实行分层布置,各科作业都要公示,老师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但教学的透明度也增加了。老师在同学科、同年级交流的机会也多了,对老师也是一种提升。”惠州市上排小学校长魏小莉介绍,“双减”落地后,学校多次组织老师学习,老师们都能感受到政策的力度,以及政策带给孩子们的发展优势。“大家积极参与、推行,包括集体备考形式改革、作业布置、家校联动方式变更等,老师们不断在学习、改变和进步。”
惠州市中洲实验小学语文老师谢婉媛告诉记者,现在老师在课堂教学上更加注重提取重点,去激发学生对学科和学习的热爱。“在作业布置上,我们一二年级凸显学科趣味性,让孩子们快乐学习,让课内作业更多地走向课外,课内外有效结合,让孩子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谢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减轻了,他们在课堂上会更加活跃、积极地去发散思维,在课后也有更多时间去接触生活,也会将生活中学习到的知识反馈到课堂中,实现双向反馈。
惠州市中洲实验小学德育处副主任赵观喜告诉记者,“双减”后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学校有几十个社团课,学生以走班的形式去自己喜欢的班级学习,学校还在计划新增航模课。“这学期我们也在紧锣密鼓地打造学校第二套大课间操,从健身健美的角度去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向课堂要效率,设计实践性作业
“‘双减’要求减负增效,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向课堂要效率。”惠州市中洲实验小学四年级教师葛玉芬告诉记者,学校老师比以前更加精心备课,对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易错点都要了然于心,精讲多练。“作业布置更要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数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错题整理的习惯。”
“‘双减’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像我从教已20年,依然要坐下来探索如何精讲。”惠州市中洲实验小语文老师冯玉梅告诉记者,她更加注重阅读,经常给学生推荐书籍。
在惠州市麦地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黄旭仪的课堂上,上课前几分钟会设置一个闯关小游戏,闯关成功的小朋友就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加分。“课堂变得更轻松、活泼,孩子们兴趣很浓。”黄旭仪老师说,现在不设书面考试,她主要通过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通过听说读写来判断学习情况。“以前有些孩子会觉得成绩不是很理想,学习压力更大。但‘双减’后,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变得也更加爱学语文了。”
惠州市麦地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尹婷则认为,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老师在平时教案和备课时,都会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一些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主动性。
“我也会布置一些实践性、动手性的作业让孩子做,让孩子自主汇报。例如,习作介绍植物朋友,我会让孩子周末去观察和查阅资料,让他们完成一张植物记录卡。”尹婷老师说,孩子们更喜欢这样的方式,特别是别的孩子在汇报时,他们会更愿意去倾听。
该校六年级英语老师曾惠兰表示,学校6个英语科组现在更注重集体备课,进行单元整合分析,分析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还有细分每个单元课时,提高课堂效率。
建议
多关注家庭教育 科学高质量带娃
惠州市麦地小学校长胡凤贤说,在“双减”背景下,麦地小学基于课程改革、课堂创新实践探索,倡导“儿童立场优先、不倡导校外辅导、不增加学生负担、不落下一个学生”的“轻负担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育人模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健康发展。
“双减”之后,胡校长呼吁大家多关注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多学习、多沟通、多陪伴,科学带娃、高质量陪娃。“学校也利用微信公众号、家委会群推送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文章,引导家长更新观念。”
惠州日报记者涂坚 范文燕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范文燕
- 下一篇:三八节,请收下这份女性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