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镇创新乡村治理工作模式,党建引领,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村企合力扮靓家园

惠州日报2022年03月16日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长布村颜值提升。

长布村以党建引领,带动辖区企业参与村庄清理行动。

清沟渠、除杂草、扫落叶、搬杂物……3月以来,惠阳区新圩镇长布村掀起一场内街小巷、卫生死角清理行动。灌木丛中的生活垃圾清理出来了,路边掉落的枯枝烂叶打扫干净了,沟渠里的杂草淤泥被挖走了……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月”来临之前,长布村委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党建引领,带动辖区“两新”组织成为美丽家园“合伙人”,以“村委包片干部+村小组干部+爱心企业”形式,共同助力人居环境整治,营造更整洁的村庄环境。

长布村火热的清理行动是新圩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加大投入、多措并举,新圩镇创新乡村治理工作模式,出台农村建房审批制度和风貌管理制度,建立每日人居环境巡查整治机制、各村人居环境交叉评比机制、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费奖补机制;通过“镇-村-组”三级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志愿卫生大整治等行动,共建美好家园,镇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企业助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

长布村常住人口2.3万余人,大大小小的企业有500多家。2021年,长布村委荣获“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其推出“两委”干部“三亮”项目,推行“包村联户”工作机制,发挥村党组织、村干部、小组长、党员户“四级党建网格”作用等深受好评,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党组织就在身边”,关注了百姓所需所盼。

“大的村道上有专门保洁人员维护,村民也能做到‘门前三包’,但小的村道周边、村里公共区域平时却无人管理。”长布村党支部书记黄东坦言,这个问题如鲠在喉,在基层很普遍,也是群众最盼望解决的问题。

为此,今年春节后,村委召开多次会议,最终敲定了以党建引领、村企合力共建的形式“试水”人居环境整治。村委这个倡议很快得到辖区10多家爱心企业的支持,他们出人出力参与其中。按照“包片干部+村小组干部+爱心企业”人员搭配,行动分6个小组,每组10多人,在辖区18个村民小组陆续开展清理行动。

行动小组组员中,有的本身来自建筑工程行业,清沟渠、除杂草样样在行;有的是行政人员,负责收集已清理成堆的垃圾。大家相互配合,干劲十足。

“身为在村里的企业,我们也想把周边环境搞好,大力支持乡村建设。”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二标段的承建方——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李进添说,结合工期合理安排,多的时候出20人,少的时候也有10人参与清理行动。“如今走在村里,看得出环境明显改善。”他还表态:哪里还有需要,就会继续参加。

长布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浩说,基层一直在探索创新乡村治理工作模式,通过此举整合优化各种资源共建美好家园,村委也感受到了以党建带动村企共建的力量。接下来,该村将以小组为单位,由村民小组长抓日常落实,逐步形成人居环境整治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村民从观众变参与者

新圩镇紧邻深莞,是惠阳深度融深融湾的前沿阵地。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是产业融合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新圩镇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环卫设施设备。目前,全镇119个村民小组共配备保洁员177人,实现了“一村小组一保洁员”的高配标准;全镇共有垃圾屋97个、垃圾收集点450余个,基本实现了农村垃圾日产日清。为进一步加强对各村组区域的卫生监管力度,该镇环卫所对各片区的环境卫生进行巡查监督,对垃圾收集点、各交通主干道、居民住宅区周边的内街小巷进行打分监督;为打击跨区偷倒垃圾,由第三方公司派出卫生巡逻员对全镇的公共垃圾点进行巡逻检查。

近两年来,该镇还全面推广“惠积分”,调动村民从“观众”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至2021年底,新圩镇的美丽宜居村达标数从2个增至7个。“通而不畅”的路口进行了微改造,从“通达”向“宽敞”转变;新建38.38公里污水处理管网,做到污水应收尽收。

该镇还执行《新圩镇每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新圩镇“小手拉大手,爱我家园”活动方案》,“镇—村—组”三级党员干部带头每月农历初一、十五开展志愿卫生大整治行动,对商业街及农贸市场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问题进行整治。

据介绍,在长效机制保障方面,该镇还出台了农村建房审批制度和风貌管理制度,建立每日人居环境巡查整治机制、各村人居环境交叉评比机制、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费奖补机制,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张智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