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人大常委会在履职尽责中体现人大担当

聚焦“三个环境” 助力提升惠城发展能级

惠州日报2022年03月18日

3月16日,惠城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惠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凌战代表惠城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对2021年11月换届选举以来惠城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进行总结,对新的一年工作作出安排。

换届选举履职以来,惠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人大工作放在全区中心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召开常委会会议5次、主任会议6次,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9项,依法作出决议决定9项,组织视察调研12次,接受区九届人大代表辞职9人,依法任免新一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3人(次),在履职尽责中体现人大担当。

今年,区人大常委会将突出政治引领,在胸怀大局站稳立场中筑牢人大根基;聚力服务发展,在融入中心监督支持中扛起人大担当;注重代表工作,在联系群众发挥作用中彰显人大优势;加强自身建设,在提升能力依法履职中展现人大风采,聚焦“三个环境”,助力提升发展能级,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与党委同心,与大局同步,与人民同声,助推惠城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质量导向

助推经济发展 促进民生改善

换届以来,惠城区人大常委会突出高质量导向,助推经济发展有力有为、乡村振兴提质提效、民生实事落实落地、法治惠城走深走实,笃定笃行担当人大监督的职责使命。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惠城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从提升增长效益、培育发展动能、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提出审议意见,集中视察“东江湾产业园提质增效”等重点项目建设。

在乡村振兴方面,围绕乡村美起来,视察督促美丽乡村、农村污水管网等建设工作。围绕产业强起来,视察调研“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规划项目,探索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围绕村民富起来,视察调研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助力打造乡村振兴惠城样板。

在民生事实上,紧盯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春耕备耕、丢荒撂荒等开展监督,确保菜篮子米袋子稳定;紧盯公共性、基础性、兜底性领域,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每一件实事落实到位。

高水平履职

突出创新方式 提升履职能力

换届以来,惠城区人大常委会聚焦高水平履职,关注民生,锤炼履职能力、注重方式创新、强化质效导向,唯真唯实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

高度重视新一届代表履职培训,组织学习培训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1020名。采用多种形式定期向代表通报人大及“一府一委两院”重点工作情况。

积极拓展服务功能、创新联络方式,邀请100余名代表针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老旧城市片区停车难问题及市场升级改造、乡村振兴和产业园提质增效等开展集中视察。

同时,紧抓建议办理,提升民生福祉,将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提出的76件建议,全部转交区政府办理。对2021年56件代表建议的办理,已全部答复代表,让人大代表建议的“金点子”成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高目标定位

锤炼过硬作风 形成整体合力

换届以来,惠城区人大常委会围绕高目标定位,笃学深思,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锤炼过硬纪律作风、激发履职整体合力,从严从实加强人大机关的自身建设。

突出主题主线,深学细悟搞研讨,对标对表找差距,召开党组民主生活会,开展室(工)委主任集体谈话,党组成员参加党支部学习,实现人大机关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落实。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知识测试、现场教学、专题辅导、学习交流等活动,用心用情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部完成承诺实事。

在“清廉人大”建设上,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开展调查研究,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意、聚民智,进一步提升常委会工作质效。

同时,加强区、镇(街道)人大的联系,围绕重大议题开展联动监督,增强全区人大工作整体合力。发挥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履职活动。讲好新时代人大故事、代表故事,在各级新闻媒体刊发稿件30余篇。

惠州日报记者邱若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