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精神的当代价值

惠州日报2022年03月20日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名篇。阅读岳飞的文学作品,可以深深体悟到,岳飞精神是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

何谓岳飞精神?概而言之,就是一个内核,即爱国主义;五个要素,即忠孝严廉强,“忠”即指精忠报国矢志不移,“孝”即指事母至孝善于治家,“严”即指严明军纪爱兵爱民,“廉”即指操守自持始终不渝,“强”即指勇敢坚毅自强不息。岳飞精神的这些内涵,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值得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

自古忠孝难两全,而岳飞却是一个例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传承和创新的民族,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辩证法。弘扬包括岳飞精神在内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时代担当。岳飞就是一面鲜艳的爱国主义旗帜,岳飞精神就是一部生动的、鲜活的、深刻的爱国主义素材。今天我们大力挖掘和弘扬岳飞精神,就是要把岳飞精神与当代价值有机统一与活化,不断加强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升华人们的爱国情怀、筑牢人们的报国之志。

自古忠孝难两全,岳飞当是一例外。岳飞事母至孝、教子甚严、治家有方、家风优良,是我国古代忠孝两全的典范。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讲究家国情怀,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更加深切地体悟到“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今天我们大力挖掘与弘扬岳飞精神,并观照当下社会上某些人道德滑坡、孝道式微、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直面不少家庭教育宠溺过度、子女不懂感恩、啃老吃老的不良风气,尤其某些教师与家长忽略“教育”的本义乃“德为范、孝为先”,传统的“养儿防老”正在异化为“养老防儿”,由此让我们痛感岳飞精神中的“孝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与严肃性,以及从一个侧面凸显出我们当下教育偏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人应正派,为官当清廉。岳飞从普通的一兵积军功位至一方统帅,手握重兵而“不置货产”“廉洁奉公”“解民之难”,极好地诠释了“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何患天下不太平”的古代士大夫忠贞名节。今天我们大力挖掘和传承岳飞精神,尤其比照其为人为官的人生信条,也极好地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某些寒门子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走上领导干部岗位、步入人生事业巅峰,却由于初心忘却、律己不严、贪欲不止、马失前蹄,辜负了组织多年的培养,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最终沦为阶下囚,何其可悲可叹。

岳飞忠言至今仍激励大家发愤图强、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必须大兴学习之风”“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今天我们大力挖掘与弘扬岳飞精神,再追溯其人生轨迹:出身佃农,自幼好学,主要靠刻苦自修而成长为至忠至孝、文武兼修、功勋卓著的一代名将。其“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忠言,时至今日仍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发愤图强、自强不息、只争朝夕、奋发有为,走向自己人生出彩的康庄大道,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从而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无愧于自己绚丽多彩的人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先贤圣哲是我们永远的先生。今天,我们大力挖掘传承与弘扬岳飞精神,抚今追昔,既是慎终追远,又是继往开来;既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丰碑、道德典范、行动坐标,又是告慰先人、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时代自觉、精神自觉和行动自觉!

(张元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