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药王谷打造南药“芯片”
带动村民种植中草药走上致富路

博罗药王谷从一个种植基地渐渐变成南药研学公园。
春暖花开,位于博罗县象头山脚下、罗阳承粮陂村内的药王谷中草药种植基地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这个位于博罗县城北郊的“南药宝库”,保育着800种南药种源,常年萦绕着中草药的芳香,它首创博罗“退桉还药”,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民种植中草药、奔康致富。
山间开辟南药研学公园
6年前,年过五旬的博罗人周子雄放弃北京的企业策划高薪岗位,投身家乡博罗的中医药产业,扎根承粮陂山间,开辟药王谷。
博罗是南药的重要产区和惠州中草药主产区之一,品种以沉香、艾草、牛大力、五指毛桃、金线莲、穿心莲等道地中草药为主。“让罗浮山中草药资源更好地造福人间,这是我开辟药王谷的初衷。”周子雄介绍,他于2017年成立惠州象山药王谷种养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草药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为激发周边村民种植中草药的积极性,周子雄想了个办法,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用中草药种植改造桉树,开拓承粮陂、天上园、湖镇三个中草药种苗培育场,培育岗梅、三丫苦、五指毛桃、小叶榕及林下南药鸡血藤等多种优质种苗。周子雄与博罗两家大型药企罗浮山国药集团、新峰药业签订合作协议,隔墙供应药材给这两家药企。
2019年,博罗县规划建设的博罗县南药产业园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惠州象山药王谷种养科技有限公司和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新峰药业、博罗县林业科学研究所、博罗县康祥岭南本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产业园的实施主体,紧扣“联农带农”主题,推动南药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药王谷联合省农科院、惠州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博罗县农业农村局、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开展中草药种植技能和中医药知识培训十多场,还吸引深圳、东莞、广州的一些中医培训机构和健康产品公司进驻,定期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和康养培训。
经过数年耕耘,周子雄的药王谷从一个种植基地,渐渐变成一个南药研学公园,建成中草药体验中心、中医科普长廊、中草药数据中心等,开始接待学生和相关团体研学。游客至此,可以观赏中草药、学习中草药文化、体验中草药疗效等。药王谷大健康产业人才孵化和创业基地初具雏形,吸引越来越多游客造访。
计划实施“中医农业”项目
目前,药王谷的种质资源基因库保全南药种苗有800种,分成花果区、药食同源区、珍稀荫生区、乔木区、藤类区等区域进行保全培育。药王谷“退桉还药”的面积有2000多亩,成为博罗县重要的中草药种苗培育基地;与周边村民、村集体的合作土地有5000多亩,积极推动中草药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2021年,博罗县罗阳街道启动“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完善交通路网、铺开“四小园”建设、推进沿线风貌管控和莲湖“缚娄文化驿站”、承粮陂“南药研学公园”2个起步区重要节点建设,一幅“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二三产深融合,乡村振兴添动能。“今年,我准备实施‘中医农业’项目。”周子雄介绍,他充分运用药王谷中草药种植基础,将中药渣进行发酵后加入益生菌作为农作物有机肥,用中医方法实现土壤生态改良。他运用“新有机肥”种植了40多亩番茄、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效果很不错”。今年,“中医农业”项目种植面积将超过100亩,项目采取现场采摘体验模式,并逐渐打造成“车尾箱”工程。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在“积极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中提出,要不断扩大南药种植规模,打造道地药材和岭南特色中药材原料产业基地。周子雄表示,作为博罗县南药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药王谷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打造成为南药种植资源保护中心,建立中医药科普基地和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带动附近农户扩大种植规模,发展中医药产业,让更多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李向英 香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