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临近,市殡仪馆提醒市民群众
当心不法殡葬中介十大欺诈行为
惠州日报讯 (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潘松)清明节临近,殡葬成为热议话题。记者日前走访时,个别群众反映丧葬费用高。据调查,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推手是处在逝者家属与殡仪馆之间的殡葬中介机构和个人。这些黑中介通过倒卖信息、宰客乱要价和运营“山寨”殡仪馆等手段牟取高额利益,成为殡葬改革的绊脚石。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绿色殡葬,不断加大惠民殡葬力度,不断完善殡仪服务设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目前,全市共有殡仪馆4个,殡葬监管执法机构3个,登记在册的民办殡仪服务机构52个,设有太平间的医疗服务机构47个,全市年均火化数约1.75万具。
“除了登记在册的殡仪服务机构之外,我市还普遍存在未取得合法经营权的个体户,他们主要通过倒卖信息、宰客乱要价和运营‘山寨’殡仪馆等手段牟取高额利益。”市殡仪馆负责人说,一些中介还挂着殡仪馆的牌子和殡仪馆工作人员的幌子欺骗逝者家属,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了逝者家属的合法权益。该负责人提醒,要当心不法中介的十大欺诈行为,如遇欺诈请留存相关证据进行举报,惠州市殡仪服务市场联合执法工作组举报电话是0752-2892136。
十大欺诈行为
1.民办殡葬服务机构(中介机构)没有依法登记,开展服务不签订服务合同。
2.违规从事遗体接运服务,使用非专用车辆接运遗体。
3.服务项目没有明码标价,收费后不提供发票或合法票据(凭证)。
4.实施强制消费、诱导消费、只收费不服务等行为。
5.以殡仪馆、殡仪馆办事处和殡仪馆工作人员名义开展殡葬服务。
6.宣传在殡仪馆内部有熟人可以快捷办理手续、“一条龙”服务为由诱导消费。
7.利用惠民政策免费项目或者减免项目重复收费。
8.调换消费者购买的骨灰盒、棺木等,以次充好诱导、欺骗消费。
9.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违反公平自愿原则以任何形式强制捆绑服务消费。
10.暗中提高殡仪馆丧葬用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欺诈消费。
(璇钰)
- 上一篇: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