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浪潮下的平民史诗

《人世间》深入诠释深植于每个平凡人心中的家国情怀和对未来的希冀

惠州日报2022年03月26日

最近,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完美收官,该剧创下央视一套近5年收视新高。原著小说《人世间》也再度引起阅读热潮,小说以东北平民社区“光字片”周家三兄妹半个世纪的命运际遇为主线,展现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壮阔发展历程,是一部热忱聚焦时代主题、深刻提炼时代生活、生动表达时代变化的优秀作品。

最初的构思基于个人情愫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生存、生活与家国紧密相连,家国情怀在岁月里积淀为所有中国人深沉的心灵底色。梁晓声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世间》最初的构思,是基于个人情愫。这份个人情愫中有对家人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作家的家国情怀。剧中的“光字片”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周父”和周家三兄妹身上能看到梁晓声和家人的影子,而书中5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变化更是源自他的切身感受,这种感受曾在他的《父亲》《今夜有暴风雪》《我和我的命》等作品出现,最终在《人世间》中汇聚成一部中国百姓生活奋斗史。

五十年的岁月,周家人的命运与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下,父亲周志刚在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老大周秉义成为第一批下乡知青,老二周蓉追随诗人丈夫去了贵州,只留下周秉昆留城陪同周母。恢复高考、国企改革、下海潮、反腐倡廉……一个个社会历史事件,周家三兄妹及他们身边的人随这些重大历史转折点的迭变而起伏。从温情到沉重,从沉重到释然,在由无数平凡人构成的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众生相,看到了50年间人们的生活图景与中国的社会面貌,也感受到对现实的反思、人性的深切关怀和美好未来的希冀。

平凡的故事和人生的叠加构成了温暖向上的人世间

《人世间》里的人物大多是平凡生活里的小人物,普通百姓、干部、企业家、知识分子、工人……一代又一代人在世事浮沉中成长、成熟、老去,他们身上刻录的影像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时代记忆。而剧中更有一个无声无形的“人物”,那就是时代。剧中的主要人物——周家兄弟给人留下印象最为深刻。哥哥周秉义身为人民公仆,在国企改革之际,担当进取,迎着艰难向前。担任省里第二大城市的市委书记后,竭尽所能做利民惠民的好事,赢得老百姓拥护;而在朋友找他走后门时,他坚决予以拒绝;他的内心是柔软的,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他愿意帮助家人和朋友解决实际问题,避免悲剧的发生。弟弟周秉昆是生活中的平民英雄,他热心、大方、愿意帮助身边的朋友,他的生活里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悲伤,经历下岗的阵痛和“下海”的挑战,在平凡的岁月里扶持邻里亲友共同前进。而围绕在周家身边,以德宝、进步、赶超和军工厂职工等为代表的工人阶层在困难的时候,用自己的隐忍和坚强扛起改革转型的车轮。我们的国家是由无数个“周家”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人生,正是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和人生的叠加,才构成了温暖向上的人世间,推动中国社会半个世纪的辉煌巨变。

诚如作家班宇在读完《人世间》后所说:一代人对另一代人遥望是可以感同身受的。《人世间》之所以受各个年龄阶段读者的欢迎,因为书中有人间烟火的温暖、世事无常的悲伤和时光静好的安宁,让我们经历一场人生的百味杂陈,更源于深植于每个平凡人心中的家国情怀,在时代浪潮里始终心怀希望。

(李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