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以立学为先
□李海
读书可以获得知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话很有道理。
第一个,是我的老乡,是我老伴读中师时的同班同学,现居住在惠城区水口街道大湖溪街道。他原来的老家不是和我同一个县,少年时期历尽苦难。那是1949年前,他出生才100天,母亲意外逝世,他父亲抱着他到处讨奶喝,求那些正在哺育幼儿的妇女给点奶喝。后来,他父亲在劳动中不幸跌断右脚骨,无法正常劳动,再不能给人打工,就只好抱着稍大了一点的他讨饭度日。祸不单行,不久他父亲又抑郁成疾,一病身亡,剩下他一个人,无依无靠,只能一个人讨饭。在讨饭过程中,遇见过好心人,给他一碗白米饭,还叫他进来家里坐着吃。也遇见过不好的人,骂他是个小懒虫,当着他的面把一碗白米饭倒给狗吃,也不给他一点。后来有一个老大爷,收留了他。但那个好心人,也是个非常贫穷的人,养不起他,便把他卖给我老家县邻近镇的一户人家。那户人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所以对他还是很爱的。后来共和国成立了,他已13岁,养父送他上学。他很积极,学习成绩很好。初中毕业后,他考上了位于本县的省立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回本镇中心小学当公办教师。后来,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改革开放后,他的大儿子来惠州打工,后当上小老板。他目前在儿子家定居。他说如果没有上学读书,没有知识,他不可能有现在的生活。因他和我老伴是同班同学,曾几次来我家座谈。他的上述经历,是他亲口讲给我听的。
另外一个人,是我以前在老家小学教过的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和各项表现都非常优秀。但当时升学是靠推荐的,首先要阶级出身好,才能被推荐。虽然她品学兼优,但因为出身不好,当然推荐就轮不到她了。她小学毕业后,就只好回生产队当农民。她在生产队劳动积极,表现很好,队长叫她当记分员,即每天给社员们登记工分。后来上级出了一条新政策,她被选上。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聪明加勤奋,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后来,国家恢复高考,她以全县第三的考分考上本省某重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回本县一中当教师。几年后被选拔到县教育局当干部,后来当上教育股长。有一次她下学校检查工作,校长邀请她给全校学生做报告。她以自己的切身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大家,要求学生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要认真读书。
当今社会,不断前进,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努力读书,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尤为重要。特别是年轻一代们,老话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从小学到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可受用一生,可以为党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概而言之,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一定要珍惜再珍惜,刻苦读书,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前面是一座高矗的书山,山顶上有无限风光,谁刻苦读书,努力学习,谁就能最先爬上山顶,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知识改变命运,文化照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