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警察的温暖
英勇、威武、机敏、奉献……对普通读者而言,大多数公安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警察形象往往雷同,笔墨多集中于人民警察光辉职业行为的描写,却较少挖掘警察作为普通人的基本属性。
在黄蓉的纪实文学《讷河往事》中,我读到了“不一样”的警察形象。他们的警种不一,有刑警、交警、缉私警,也有警察队伍中特殊的成员——警犬;他们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忠实履行着使命,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作出贡献;他们也是一个普通人,有血有肉、有不足、有喜怒哀乐,将自己的英雄主义情怀深埋于日常工作。
警察,是和平年代流血最多、牺牲最大的职业群体之一,他们因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受的伤有些是肉眼可见的,而有一些执法过程中带来的伤害却是无形的。她横跨南北,奔走于5省20市,采访300多人次,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读懂他们内心的波动起伏、隐忍伤痛,理解他们的内心柔软和生性坚韧。《讷河往事》是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篇,全网的阅读量超40亿次。初读以为是一篇简单的警匪故事,可读到后面心情越来越沉重,随着各种细节的渐次展开,人性、社会、责任、救赎……各种要素以令人窒息的方式紧紧纠缠在一起,绕在一个个小人物的颈上。这些人中有警察、也有普通群众,黄蓉用文字的光亮照进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战胜“阴影下的魔鬼”。
文学揭示的是人性,而人性有坚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讷河往事》一书中真实记录了让人不忍目睹的罪恶、曲折复杂的破案,更有正直英勇的警察,“这些警察主人公,他们不是英雄,不是书本和荧屏上的那些角色,他们只是普罗大众平凡一员。但他们的工作不得不直面悲剧,很多警察的正常生活一度戛然而止,他们或英年早逝,或身心受创,因为警察职业,他们几乎每天都在与黑暗对峙”。
在刑警黄国华和法医裕文君身上,可以看到警察鲜为人知的“脆弱”的一面:他们是侦破案件的英雄警察,可他们也会在时代和命运的巨网中难以自拔,无法调节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和入口。走进警察真实的世界,警察内心的坚强和真挚的情感让人由衷发出赞叹。《不认命就是这位刑警的命》中的鲁金祥进行了肝移植手术后,不向命运低头,几经拼搏站上了世界冠军领奖台。《我生命的创口,长出了翅膀》中的女警沈悦在心灵遭遇毁灭性打击后,自己进行修复,以超凡的韧性和勇气侦破多起大案。《漫长的告别》里的警犬训导员小王和警犬一起破案的故事让人惊叹,而最打动人心的是警察和不会说话、不会喊疼、不会喊苦的战友们醇厚深刻的情感。
《讷河往事》是一本向中国普通警察致敬的采访实录,真实记录着他们的记忆和温暖。阅读这部浸透着悲悯和情怀、蕴含着信仰和力量的作品,即便习惯冷静面对人性的冷暖和善恶,依旧会感受到极大的震动。
(李钊)
- 上一篇:《读懂中国粮食》出版
- 下一篇:在雪域之巅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