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阅读”这样改变生活
时下越来越多人选择在音频类平台上听书,“有声阅读”正改变着你我的生活。
右手握着牙刷在唇齿间摆动,左手娴熟地在手机上打开音频App……夜幕降临,沈阳“90后”赵聪琪一边洗漱,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主播讲述《激荡三十年》书中的故事。
平时工作忙,这本书买了大半年都没来得及翻开。”赵聪琪说,偶然发现音频上有主播在讲,现在天天听,不知不觉上册都听完了。
上下班路上听新闻,午休时间听理财,做家务时听音乐,睡觉前听小说……利用碎片化时间听音频的人不在少数。
“得益于独特的陪伴属性和多样化的适配场景,‘有声阅读’正借助5G网络、智能手机等的发展而兴起,听书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天之传媒集团董事长、爱音斯坦FM创始人解卿说。
不仅如此,为了寻求更符合自己兴趣的内容,越来越多人不满足于免费听书,而更愿意为自己的耳朵付费。这也让众多知识服务商敏锐地捕捉到商机,通过“做减法”屏蔽垃圾信息、筛选优质内容帮助用户快速、高效地学习,“耳朵经济”正成为消费新风口。
在“有声阅读”的世界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听不到。在大型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上,既有泛知识领域的金融、文化、历史类节目,又有泛娱乐领域的小说,既有适合少儿的教育内容,又有适合中老年的经典内容。
阅读一本书,梳理其中的脉络,找到对应的知识点,然后结合自己的思考绘声绘色地讲给身边人听……当下,人人皆可“讲书”,人人皆是内容生产者,人人皆可借助知识分享变现创业。
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耳朵经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的原创内容创作者数量已超过1500万。如今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的音频主播,既有明星大咖,也有全职宝妈、企业职员、小镇青年乃至货车司机。
荔枝FM、喜马拉雅、云听、蜻蜓FM……随着音频平台的兴起,“有声阅读”在陪伴人们的同时,也难免被一些人诟病:贩卖知识焦虑、学习碎片化、内容重复等问题层出不穷。
学习方式的变化,无疑给内容创作者带来挑战。对于受众来说,既要接受碎片化学习的现实,也要保持深度学习的自主能力,还可以用好阅读与社交相叠加的属性。(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