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少先队员流动科普兴趣班启动
鲜活有趣的科普教程 将走进48所农村学校
惠州日报讯 (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邹丽娟)提升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丰富农村少先队员课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和“双减”政策落地。在广东红领巾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日前,由团市委、市科协、市少工委主办,飞飞实验室承办的惠州市农村少先队员流动科普兴趣班启动仪式在惠城区横沥中心小学举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少先队飞飞实验室科普大队将带着鲜活有趣的科普教程走进48所农村学校,播下一颗颗科技启蒙的种子。
“为什么燃烧的火焰不会烧到手掌?”“干冰是什么物质,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启动仪式现场,市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吴志鑫为同学们带来“科学奇幻秀”“火焰掌”“干冰泡泡雪花”“空气炮”等科学实验,孩子们个个睁着好奇的眼睛,踊跃参与,教室里不时传出兴奋的欢呼声。
惠州市科普大篷车也来到校园里,为学生带来一场走进科学、体验科学的科技大餐。现场以展示和体验为主,展品包括“无皮鼓”“触电的感觉”等,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科技。
启动仪式后,少先队飞飞实验室科普大队为横沥中心小学四(4)中队带来了一节特别的少先队活动课——“彩色的白菜”科普课堂。
据悉,本次流动兴趣班主要是在各农村小学少先队活动课、课后服务等时间进行。少先队飞飞实验室科普大队将针对不同年级的少先队员,量身打造不同的科学实践课程。在科普内容方面,将紧贴教育部制定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围绕“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科学”四大领域,延展不同的课程内容,让更多的知识点,以简单有趣的实验方式,带领少先队员学习科学。
在课堂设计上,将打造“四感教学”为特色的少先队科普课堂,通过少先队规范教育打造“仪式感”;通过开场科学秀营造“趣味感”;通过科学实验的探究来提高“成就感”;通过总结交流的方式增加“获得感”,让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 上一篇:红花湖“禁泳” 还是有人游
- 下一篇:“人体救援索道”紧急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