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担当奉献 展示青春风采

惠州城市燃气青年争做不平凡的“蓝焰卫士”

惠州日报2022年05月11日

惠燃人全力保供气。 惠州城市燃气供图

内心澄澈,怀揣梦想,意气风发,敢拼敢闯,这就是青春的模样。在惠州市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城市燃气”)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涌现出这样一批实干青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用青春践行着奋斗的誓言,展现了惠州城市燃气青年拼搏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甘当“蓝焰卫士” 守护不间断烟火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情防控就成为惠州城市燃气一项重点的工作,惠燃人用自己的行动,全力保供气,让战疫更有“底气”。

惠州城市燃气数码园天然气门站承担着接受长输管线输送来的天然气并将其传送到城市输配管网的重担。作为这个场站的负责人,杨埠阳肩上的保供压力可想而知,但他从未畏惧、退缩,用责任和坚守保障管道燃气供气从未间断,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烟火气。

为了保障场站安全稳定运行,杨埠阳带领班组成员严格按照公司的规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我们严格执行外来车辆闭环管理,特别是液化天然气运输槽罐车辆管理,严格把控审批、引导、验码、消杀、封控环节,同时,为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我们气站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日夜奋战在保供一线。”杨埠阳说。

在疫情初期,为不影响生产,杨埠阳组织疫情演练及各项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24小时坚守在一线,同时组织班组成员担负起门站内设备巡检、维修等安全保障和天然气输配工作,开展分级巡检巡护,确保场站管线和各类燃气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重点岗位值班人员、应急抢修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处置各类应急事件,为管道气的安全稳定供应保驾护航。

“疫情防控是政治任务,保障供气是中心工作,我们必须统筹抓好,在战‘疫’中守土有责,为市区30万燃气用户守好‘保供气’这条民生底线。”杨埠阳说,“在疫情面前,我们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守护生命,救危难于生死,但我们可以坚守自己的岗位保障供气,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奉献青春力量

彰显青年担当

近年来,惠州城市燃气发展快速,这背后有一群勇于担当的青年,他们以青春之活力,为惠州城市燃气的发展增加了强大的引擎。

90后,高个子,戴着一副眼镜,脸上还有一股书生气。初次见到杨坤,以为他刚参加工作不久,没想到作为客户中心安检业务主任的他,做起事情来,沉稳而老练。

去年,刚任职客户中心安检业务主任的杨坤,就迎来一个新挑战——根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惠州计划在3个月内,对全市的1万多家餐馆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

时间紧,任务重。杨坤很快就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带领班组成员对所有燃气经营单位、使用场所等开展全覆盖摸排,建立底数台账。同时组织班组成员广泛宣传发动,普及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的重要性、安装要求和相关选型、使用常识等。

线下宣传工作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度不小。“遇到理解的用户,他们还能接受,遇到不理解的用户,直接就杠上了,甚至还会说很难听的话。”尽管如此,面对客户的不理解,杨坤始终以笑容面对,耐心解释,贴心服务。最终经过他和班组成员的努力,圆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工作任务。

今年1月1日实施的《燃气工程项目规范》,要求“家庭用户管道应设置能够切断向灶具供气的安全装置”。这对杨坤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他毫无怨言再次投入新的工作,加班成为他的常态,甚至为了工作,陪产假还没休完,就赶回来上班。“家里人对我的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让我能专心投入工作。”

不畏艰难敢创新

突破道道技术难关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在惠州城市燃气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敢于创新的技术能手。

“深圳能源集团一级标兵”“广东省技术能手”“全省燃气行业技术能手”……提起江斌,公司同事无不夸赞。作为一名老到的“技术能手”,多年来,江斌凭借创新思维和过硬的技术,为公司解决了不少发展技术瓶颈。

2015年,在惠州天然气数码园天然气门站双气源改造重点项目中,为解决双气源并列供气的技术难题,公司相关人员与设备厂家技术人员等进行多次讨论,最终决定通过设备改造来实现对中海油和中石油双路气源按比例提气。

但如何改,却只能靠技术人员摸索,并无先例可遵循。江斌通过前期反复参与测试调压设备,练就了过硬的调压设备技术,他参与改造的调压设备,成功实现了热值稳定、调度灵活的双路气源提气。避免了因单一气源出现供应紧缺及在气源转换期间出现断供的风险。数码园天然气门站也成为了省内首个实行双气源供气运行模式的天然气门站。

2017年,惠州城市燃气首次与惠州深能源丰达电力合作。作为丰达站副站长兼设备管理员的江斌,需要解决的第一难题,就是电厂的各项设备工艺。从未有过电厂工作经验的他,通过了解同行运行模式,学习各类设备管理模式,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断更新学习,对有缺陷、不合理的10多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确保公司顺利向丰达电厂供气,保障了电厂机组气源的可靠性,真正实现了深圳能源集团首个天然气产业协同示范项目。

今年1月,因在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燃气用户安装检修工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陈德前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陈德前是惠州城市燃气客户中心户内工程主任,入职以来,他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创新管理模式,配合创建移动端业务工单系统,推动NB智能物联网燃气表的安装使用工作。

前几年,惠州城市燃气用户使用的燃气表大多为普通远传表和机械表,燃气工作人员需要定期上门抄取燃气表读数,经常会遇到家中没人无法入户的情况。随着行业内新型燃气表的不断更新迭代,惠州城市燃气于2020年开始推广具有远传功能的NB智能物联网燃气表,陈德前组织自己负责的班组及施工队人员于当年完成2.6万户新型燃气表安装试用工作,并从第二年开始在全公司推广使用。据介绍,“NB智能物联网”表可以实现远程抄表、实时计费、欠费提醒、远程开关阀、在线充值等多种功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陈德前还配合研发部门创建移动端业务工单系统,实现业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还没有使用这个系统之前,我们每次都要人工打单分单,上门时手动填单,完工后再由每个人返单结单,特别麻烦。”陈德前说,移动端业务工单系统一改过去繁琐的工单流转环节,实现派单即时到人,实时监控完工情况,现场情况实时可查,数据后台存取,完工后现场进行评价,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感和满意度。

制定一揽子措施

帮助青年快速成长

企业要发展,青年是希望。为帮助青年成长成才,惠州城市燃气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据悉,为帮助青年员工更好适应身份转变,公司采取导师制培养方式,签订1对1导师培养协议,业务导师结合青年员工实际,制定培训内容、培训措施和培训计划,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全方位指导和经验传授,推动青年员工达到培养目标。

此外,惠州城市燃气还有计划地安排青年员工进行工作实践锻炼,创造和提供机会让青年员工参加各种培训,鼓励青年员工参加公司技术论文评选、技能竞赛等;定期与青年员工沟通,掌握其思想、工作及学习情况,解答或帮助解决其遇到的问题;安排生活导师对青年员工进行企业文化、价值观宣导,使其尽快融入公司、增强企业认同感;及时关注青年员工思想动态,了解员工日常工作、生活困难并进行引导及帮助,恰当地进行沟通交流,给予恰当的个人职业发展、生活建议;实施管培生项目方案,致力于培养公司中层管理后备人才,选拔优秀青年员工进行全方面培养,管培生阶段性考核合格后,相应调整岗位薪酬,实施薪酬激励。

为解决青年员工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惠州城市燃气为公司青年员工提供拎包入住宿舍,并配备全套家电及生活用品。节假日期间对外地青年员工组织节日慰问,组织联谊活动关爱未婚青年。接下来公司还将继续实施和完善青年成长培养计划,搭建更多青年施展技能的舞台。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通讯员姚亚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