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为企业贡献什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探讨如何构建组织内部良好生态系统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一生共撰写了39本著作而被广为人知,但他自认为自己是一名社会生态学者,真正关心的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况,管理则是用来改善社会和人生的工具。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全集》(中文版译者许是祥,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德鲁克从组织内部生态构建、如何处理组织(企业等)内部人际关系等角度,阐发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全书分为“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掌握自己的时间”“我能贡献什么”“如何发挥人的长处”等四个章节,结合众多案例,从多个角度梳理组织管理的若干问题,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对于锻造优秀的组织管理者颇有建设性和启迪性。
对管理者来说,时间是稀有资源,要学会合理管理时间
德鲁克认为,卓有成效是管理者的职责所在和核心竞争力。如果做不到卓有成效,组织的发展将无从谈起。基于管理者的工作要实现“卓有成效”这个目标,必须使“工作产生效益”和“完成某项工作”等量齐观,也就是说,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
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德鲁克进行了条分缕析。首先,创造直接成果是最重要的。组织的生存需要直接成果,犹如人需要营养食物一样。但是除了直接成果,一个组织还必须有价值观的承诺与实现,否则就难免解体、混乱和瘫痪。以一个企业机构来说,其价值观的承诺也许是建立一种技术权威,也许是为社会大众提供良好的商品和服务。虽然目标可能不一定相同,但都是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这时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作用就会凸显和放大。其次,从让组织发挥最大效能的角度,德鲁克特别重视如何培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他提到,组织机构的规模越大,管理者实际可掌握的时间越少。时间是稀有的资源,若不将时间管理好,要想管理好其他事情就只是空谈。而分析自己的时间如何利用,也是系统地分析自己的工作、鉴别工作重要性的一种方法。最后,德鲁克给出了有效途径,要成为卓越的管理者,需要掌握以下几条基本原则。第一,知道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时间;第二,重视对社会的贡献,明白自己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第三,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第四,善于将精力运用于少数重要领域,会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第五,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会整合内部资源,懂得互相沟通、建设团队、发展自我、培养他人
组织的发展是管理者和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能贡献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德鲁克指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定十分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责任与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而有效性是衡量贡献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自己的工作(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工作绩效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上司、同事和外界等),各项管理手段(会议或报告等)。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囿于自己的专长,也不会囿于自己的部门职责,会综合考虑自己的技能、专长、作用与整个组织的关系,只有这样,他才会凡事都想到组织、服务对象。
此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不会过多考虑其他员工的短处。为此,德鲁克特意辟出一章专门探讨“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他认为,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往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工作也富有成效。他们知道如何整合内部资源、协调同事的关系,懂得互相沟通、建设团队、发展自我、培养他人。长此以往,一个组织内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会越来越多,那么组织就会形成良性的机制,既可以使员工的长处得到发挥,又可以使员工的短处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如此,组织才能获得全新的、持续的发展。(李仁平)
- 上一篇:《一个女孩朝前走》 讲述黄文秀成长
- 下一篇:一卷诗书享清凉